第391章,霸王號-《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3/3)頁
“還有?不都是差不多么?我等會兒自己看看就可以了呀,你有事就先去忙你自己的事兒吧。”
張繼漢不以為然地說道,但陳國華卻是笑著搖頭,依然堅持道:
“領導您還是先看完最后這一份項目資料再說吧。”
看陳國華這么堅持,張繼漢也好奇不已地打開了最后一份計劃書,很快他就被驚訝住了。
因為這份計劃書是關于嫦娥人工智能其他另外三個家的項目工程,分別是在大西北、西南和中州這三個地方。
大西北那邊還需要修建一個大型水庫,以此為中心,在荒漠之中建造一座綠洲城市出來。
只有這樣,嫦娥人工智能才能夠真正安家其中。
畢竟那是大西北,如果只是修建嫦娥人工智能的家,當然很簡單,但如果沒有人員常駐其中進行管理,那肯定是不行的。
然而,一般人誰會跑去這地方啊?
就好像后世的羅布泊派出所一樣,就只是孤零零的幾間辦公室,那肯定是不行的呀。
所以,只有在荒漠里建一座城市,才能夠讓嫦娥人工智能真正安家在其中。
而在荒漠里建一座城市,這可不是小項目,絕對是大項目中的大項目呀。
西南這邊倒是簡單,畢竟西南這邊的自然環境是非常不錯的,所以只需要建好之后,就可以進行設備的安裝了,簡單得很。
至于說中州這邊,比西南稍微麻煩了一些,但投資也不會十分夸張。
“為什么還要再建三個超算中心啊?而且這個放置在大西北的超算中心,也太夸張了吧?”
張繼漢指著項目策劃書,瞠目結舌地問道。
陳國華聞言,將早已準備好的腹稿說了出來。
其實很簡單,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嫦娥人工智能將會存儲更多的數據,而這些數據都是需要盡可能保存下來的。
盡管早在十多年前,振華研究所就已經開始在大數據的存儲技術層面開展了大量的項目,相關細分項目非常多,包括數據壓縮技術、縮微存儲技術、光盤存儲技術等等。
還有就是量子芯片存儲層面的技術等,但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技術,因此陳國華只能夠按部就班地進行。
這個時空的全球互聯網已經從七十年代初期就開始了,并且在過去這些年當中,陳國華還親自推動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不管是蘋果公司推出來的蘋果新聞門戶網、WeTalk聊天軟件等網頁或應用程序,還是雪梨公司推出來的火星論壇,亦或者是環球音樂科技公司推出來的環球音樂網站等等,這些互聯網早期的網站,都極大地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
因為這些網站都是極為吸引網民用戶的網站,交友、互動、娛樂屬性極強,吸引力簡直拉滿了。
跟原時空的綠皮火車相比,這個時空的互聯網發展速度確實是高鐵速度。
互聯網發展已經進入到了這樣的高速時期,如果不及早將數據中心給建立起來的話,那么未來可能就很容易出事兒。
嫦娥人工智能是需要很多數據來訓練的,就算量子芯片已經在研制當中了,按理說陳國華不需要那么著急才對。
但他習慣了提前布局,而不是慢吞吞地來。
如果嫦娥人工智能能夠更快地成長,那么未來登月項目當中,它能夠幫忙的地方就更多。
當然,陳國華跟張繼漢解釋的時候,自然不會那么解釋得那么詳細。
越是詳細,張繼漢反而糊涂呢,簡單說明就可以了。
聽陳國華說完之后,張繼漢苦笑搖頭:
“我是真的老了,都跟不上你的思維速度了,就算你剛才解釋完了,我到現在也還沒弄明白”
“領導,簡單來說,如果我們想要一直處在領先地位,那就必須要提前布局”
頓了頓,陳國華繼續說道:
“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一定會讓領導你們瞠目結舌的,如果你們有機會前往北美,可以親自去看一看.”
“當然,我們內地互聯網發展速度也會在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里,迎來飛速發展的機遇”
“而互聯網的出現,將會是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它也是未來人工智能階段的萌芽”
“人工智能這東西對我們航天領域有著非常非常大的幫助,可以說是未來航天領域關鍵的核心技術體系之一”
“這樣吧,您跟其他領導知會一聲,我對此做個說明,如何?”
聽到陳國華這么說,張繼漢連忙點頭。
雖說他不知道陳國華哪里來的信心,但很明顯,這件事確實是非同小可。
其實,不說其他,光是在荒漠里建一座小城市,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干出來的。
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呀。
另外,為什么非要在大西北的荒漠里修建這樣的數據中心呢?其他地方,就不行呢?
陳國華并沒有解釋那么多,總不能說大西北那邊,可供選擇的地方本來就不多。
與其去找現有的綠洲之城,還不如自己造一個呢。
從一張白紙開始規劃,那肯定是最好的,想要弄成什么樣,還不是他自己說了算?
幾天之后,張繼漢等領導來到了振華研究所,先是參觀了一下研究所,然后才開會。
原本陳國華都已經準備好了去地安門大街那邊開會的,卻沒想到領導們跑來了振華研究所這邊。
會議室內,葛守志他們全都出去了,就只剩下陳國華和張繼漢他們。
“各位領導,接下來我要說的是關于我們的航天科研項目,準確來說是南天門空間站項目之后的環月軌道空間站項目、霸王號空間運輸飛船和嫦娥智能這三大項目”
陳國華一開口,頓時就讓在場的領導們都給鎮住了,大家的表情更加嚴肅了。
盡管人手一份資料,可大家還是看向陳國華,看他接下來要說的重點。
“之前的幾十年,莫斯科和華盛頓他們都投入了很多錢,搞這個航天競賽,成果斐然,但實際上,在我看來,那就是一坨屎”
“每年都投入最少幾十上百億美金,卻換不來多少收益,這樣的投資,在資本國度來說,那就是災難.”
“不止是歐美世界,就算是我們國家,如果一直都是這樣,那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我計劃是在十到二十年時間內,必須能夠做到太空旅游這樣的程度”
“南天門空間站項目是我一開始就提出來的計劃,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已經按照最高標準來建造.”
原時空歷史上的那個國際空間站,真正使用年限也只是三十年罷了。
甚至還不到三十年呢。
因為原時空的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也就是曙光號功能貨艙是在一九九八年才發射成功,最后到二零零六年才最終裝配完成。
可國際空間站卻是計劃在二零三一年就要摧毀了,實際上的使用年限也就是二十年左右的時間罷了。
而南天門空間站可是規劃五十年的使用時間,比原時空的國際空間站足足多了一倍的壽命。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吊打國際空間站了。
有了這五十年的時間,足夠陳國華做很多事情了。
比如說現在就開始規劃的環月軌道空間站、霸王號空間運輸飛船和嫦娥智能這三個項目,便是為了給未來的航天工程做準備。
至于說他剛才第一時間跟領導們提及的太空旅游只不過是這些項目盈利計劃的一部分罷了。
“環月軌道空間站這個項目,你之前提到過,我們就不細問了。”
其中一位領導,指著計劃書,好奇地說道:
“這個霸王號空間運輸飛船,從字面意義,我也能夠理解一點點,但是你說的這個嫦娥人工智能,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用呢?”
其他領導也同樣十分疑惑,畢竟嫦娥智能這四個拆開來,他們都是認識的,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們就不懂了。
陳國華聞言,笑道:
“是這樣的,領導,您可以把這個嫦娥智能看做是超級計算機的程序,也可以看做是機器人的軟件系統.”
“簡單來說,人工智能就是一門結合計算機科學、數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和技術,模擬、延伸和拓展人類智能的新興技術科學.”
“而嫦娥人工智能,或者說嫦娥智能,就是我們振華研究所未來的研發大方向之一和過去一段時間內的科研成果的總結,因為它的研究領域涵蓋了機器人技術、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目標就是讓計算機具有類似人類的學習能力、思考和決策能力,從而能夠自主地執行各種任務,它不僅僅只是一種單一技術,還包括了深度學習、機器學習、計算機算法等等”
一口氣說了不少概念,陳國華最后總結性地來了一句:
“說人話就是我想再造一個比人類還要厲害的人工智能,這種智能能夠很好地處理很多復雜任務,然后徹底解放我們人類的雙手.”
張繼漢他們聽完之后,更加懵圈了。
什么嫦娥智能,什么人工智能,他們都不是很懂。
聽著就很科幻,很玄的事兒。
會議室里,格外安靜,看到領導們臉上的疑惑之色更甚,陳國華無奈,喝一口水之后,接著繼續說道:
“用更簡單的話來說,那就是通過各種研究,讓嫦娥智能能夠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空間飛船等等,讓嫦娥智能能夠跟人類一樣工作學習,比如汽車制造等很多工業,就可以讓嫦娥智能來負責”
嘶!
這么一解釋,領導們瞬間就明白了。
一時間,他們都忍不住提出了更多疑問:這不太可能吧?
所謂的嫦娥智能怎么可能做到跟人一樣,可以駕駛汽車、可以參加工作呢?
甚至,就連駕駛空間飛船都能夠做到,這不可能!
“各位領導,我當然知道你們不相信,不過我堅信肯定能夠做到的.”
陳國華沒有過多解釋了,因為他們知道了就行,至于說領導們是否相信,其實真不是非常重要。
只要他們通過這些計劃,那就沒問題了。
很明顯,看在環月軌道空間站項目和霸王號空間運輸飛船項目上,領導們并不會對嫦娥智能這個項目設置條件。
項目資金和技術都是陳國華提供,領導們也沒有拒絕的理由啊,但真的就這么簡單么?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