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石破天驚!-《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1/3)頁
一九八六年如期而至,并沒有因為南部非洲那邊的炮火連天,而有所延遲。
陳國華在家休了一天假,跟陳策他們幾個小孫子,好好地玩了一整天。
放松了心情之后,他才回歸正常的上班節奏。
三峽大壩水電站項目已經完全啟動了,遷移工作已經開始了,這些事兒,陳國華還是從新聞這邊了解到的。
等到三峽大壩水電站蓄水發電的時候,恐怕還要好些年。
跟這個水電站一起的項目,其實還有西電東送、西水東調等工程項目也陸陸續續提了出來。
所以,在元旦之后,陳國華的正常工作之余,也需要參與這些會議。
在南部非洲那邊的金礦還沒出現結果的時候,陳國華已經坐上了前往京城高鐵站的汽車,準備參加這一次的高鐵測試工作。
汽車來到高鐵站的時候,這里已經到了不少人。
由于這是全球境內首條時速超過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速鐵路,也是首次全程測試,所以它注定備受關注。
人民報、青年報、農民日報、工人日報等官媒全都齊聚一堂,外媒的話就僅僅只是出現了蘋果新聞、大公報等部份媒體。
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等報紙并沒有出現。
“老陳你來了,就等你了”宋序言他們已經在現場了,看到陳國華出現之后頓時眼前一亮。
作為高鐵項目的最高發起人,也是技術提供者,更是國內科學界第一人,陳國華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大boss,有這樣的牌面很正常。
“我說老宋你們來的太快了吧?現在也才八點五十分,距離九點,還有十分鐘呢你們太拼了.”
陳國華苦笑地搖搖頭,他緊趕慢趕,都提前了十分鐘時間到達現場,沒想到宋序言他們來得更早。
真卷!
自從宋序言接替張繼漢的職位之后,就從來沒有讓陳國華擔心過。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基本上都以陳國華的意見為準。
但也因為他的這種做法,讓陳國華做事順心如意的同時,很多事情都是順風順水。
一九八一年十月之后,張繼漢便退休了。
從這一年開始,陳國華主持的樁樁件件,就沒有一件事兒讓人失望過。
算起來,陳國華跟宋序言的配合確實比之前的張繼漢,亦或者是邱宗岳,都要更順。
現在宋序言已經五十九歲了,按照他這個年齡,還能跟陳國華搭檔好些年呢。
“高鐵項目最重要也是最關鍵,而且這個項目現在可是全球矚目,畢竟這是全球第一條時速高達三百五十公里的鐵路”
宋序言笑了笑,接著說道:
“我們拼不拼的,并不算什么,主要是老陳你們這些科研人員都這么拼,如果我們還在拖你們后腿”
后面的話,宋序言沒有繼續往下說,他相信陳國華應該明白,并不需要明說了。
簡單閑扯幾句,高鐵項目的測試工作,便正式開始了。
陳國華親自坐上這輛列車,宋序言他們也跟著坐了上來。
由于這一次的測試非常重要,所以全程都被監控著。
并不僅僅只是從京城高鐵站出發的幾十公里內,都有士兵嚴格監控,還有天上的衛星,時刻盯著這條高鐵線路的情況。
跟后世時空的高鐵一樣,鐵路兩旁都會修建起圍欄等設施,甚至是直接上高架橋。
除了這些物理設施之外,還有就是每隔五十公里左右都會建立巡警等,以及每段距離內會設有警報器等等。
以及鐵路兩旁那現代化的高新科技巡邏,在這樣的情況下,路人、動物等都不可能進入鐵路內。
最后一點,那就是沿著高鐵兩旁的城鎮居民、村民等進行宣講教育,這件事可是從當初修建高鐵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高鐵自身的運行安全,還有就是居民的安全。
從這些方面出發來確保大家的安全。
超現代化的火車頭,充滿了未來科技感,讓人忍不住驚嘆。
人民報等官媒的記者們,目送著陳國華他們上了火車,手里的長槍短炮就沒有停下來過,閃光燈不停地亮起,又是拍照又是錄像。
這就是內地的高鐵,也是全球第一條高速鐵路。
新聞一旦報道出去,絕對是石破天驚。
“怕不怕?”
坐上車的陳國華,選了一個靠窗口的位置,面帶微笑地看著對面的宋序言說道。
“有什么好怕的?”宋序言翻了個白眼,心情很是高興,并沒有什么負面情緒。
期待了這么多年的高鐵,終于要啟動了,他除了高興還是高興。
怎么會怕呢?
更何況,火車從高鐵站出發加速離開,最少也要行走好幾公里之后,才會加速到三百五十公里的時速。
陳國華他們目前乘坐的這輛復興號高鐵,從零提速到三百五十公里的時速,目前是需要十二秒左右。
但今天是測試,所以提速時間層面可以慢慢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點。
很快,在陳國華他們的期盼下,高鐵已經開始提速。
窗外的風景在快速往后倒,火車在鐵路上疾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