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商界女強人-《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1/3)頁
地安門大街,辦公室內,陳國華跟宋敘言兩人面對面地坐著,只不過此時兩人的表情都十分難看。
“太過分了,這些人簡直無法無天,那就是占山為王,手里有點權力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還真以為自己能夠一手遮天啊?”
宋序言看著眼前的報告,內心的怒火幾乎要凝成實質了。
自從他坐上現如今這個位置之后,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讓人憤怒的事情。
陳國華說的非常有道理,類似這種事情,那就是在挖整個教育的根基。
這件事,還得從半個月之前說起。
當時陳國華從他大兒子陳偉口中知道了北大有兩位名為范長春和侯立慶的學生,這兩位學生在進入北大之后,成績一直下滑,大不如從前。
范長春跟侯立慶兩人都是西南邊疆香格里拉大山深處走出來的孩子。
這兩人并不是同一個縣城,但卻又同樣的經歷,就是他們當地縣城第一名的成績被北大錄取。
在得知范長春跟侯立慶兩人是山區學生之后,陳國華心里更難受了。
所以他親自安排人,讓葛守志和吳忠明兩人分別帶隊前往香格里拉那邊。
要知道,葛守志可是陳國華的大管家,地位還是很高的,也深得陳國華的信任。
吳忠明則是當年進入北汽制造廠的大學生,是北汽纖維科研所十三名大學生技術員之一,后來慢慢地就轉為技術管理崗,一步步做到了現在的振華研究所管理層崗位,也是振華研究所內領導之一。
陳國華親自派他們去調查這件事,足以說明這件事非同小可。
最重要的是,陳國華還讓他們偷偷地進村,不要打草驚蛇,更不要因此留在那邊了。
總而言之,陳國華對這件事十分憤怒生氣,卻沒有被沖昏了理智。
除此之外,陳國華還跟宋序言簡單說了一下這件事,讓后者抓緊時間找全國各大學進行統計一下最近這十多年來,類似范長春和侯立慶的事情。
經過半個月時間的走訪調查,范長春和侯立慶兩人都是另有其人,在北大讀書的這兩人,真實名字是范冠宇和侯廣云。
根據葛守志和吳忠明他們的調查結果,范冠宇跟侯廣云兩人的家庭背景都很深,他們父輩或者爺爺那一輩都是當地土皇帝的那種。
而范冠宇和侯廣云兩人在高中時的成績都非常一般,別說考上北大了,就算是考上大學,那都是夠嗆。
也因此,他們進入北大之后,一下子就穿幫了。
只不過,北大老師也好,其他人也罷,都沒有深思此事。
畢竟他們根本沒有想過,還會有人敢做這樣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陳國華和宋序言兩人才會如此生氣憤怒。
宋序言在如今這個位置上,對國家的人才,特別是頂級人才,那都是非常珍惜和喜歡的。
只因為頂級人才對振華研究所也好,其他科研機構也罷,那都是幫助非常大的呀。
再不濟,其他部委或者單位,也是急需這些人才的嘛。
本來內地就極為稀罕這樣的人才,所以才一直致力于推進各種奧數競賽、物理化學生物競賽等等,就是希望能夠挖掘出更多更優秀的后備人才。
結果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兒,可想而知,這背后到底還有多少類似事件呢。
查!
憤怒之下,這件事必須要有一個結果,給那些真正的天才一個交代。
“國華,對于這件事,除了現在徹查之外,你還有沒有什么其他辦法?”
宋序言看向陳國華,滿臉期待地詢問道。
后者在他心中,早已經被神話了。
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陳國華總能夠想到辦法,宋序言也堅信,類似這次的事情,前者肯定還有其他辦法。
“還能怎么辦?自然是加快推廣身份證的普及和宣講教育,特別是那些偏遠山區,這里面就涉及到了資源分配的問題了.”
陳國華翻了一個白眼,直接陳述了一下情況。
早在一九八零年的時候,身份證就已經開始面向全民推廣開來了。
只不過,在偏遠山區,身份證這東西,可不是那么容易推廣普及的。
特別是涉及到了資源層面的分配問題,總有些地方,還沒有被普及到。
盡管陳國華在過去十幾二十年,對內地的影響非常大,賺了不少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