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大結局-《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
第(1/3)頁
千禧年,南方白云城,某機場內。
“嚯,這就是太平洋對岸那家的戰斗機?看著還挺威猛的,就是不知道實力到底如何?”
“沒錯,這就是他們家的猛禽戰斗機啊,聽說是隱身性能超強的第五代戰斗機,強悍無比”
“嘖嘖嘖,跟我們的殲系列戰斗機比一比唄,嘿嘿,我倒是想要看看猛禽戰斗機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猛”
伴隨著從中東那邊獲得的五架猛禽戰斗機全部運回來機場這邊,整個機場的飛行員們,一個個都激動了起來。
如今的和平年代,想要看到敵國的戰斗機,那是千難萬難啊。
棉蘭老島、猴子半島、漢城半島等小地方每次來搞事兒,都是出動漁船罷了,撐死了就是軍艦。
要是敢派出戰斗機,絕對是有來無回。
當初,陳國華領導研制的殲幺幺九號戰斗機,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試飛過了。
而這樣一款殲系列戰斗機,在當時已經是最為先進的戰斗機了。
最大航程是九千五百三十公里,在三馬赫巡航速度時,它的油耗也僅為四點四頓燃油每小時,最快速度為三點六馬赫。
除了沒有隱身性能之外,三十多年前研制的殲幺幺九號戰斗機就可以吊打猛禽戰斗機了。
而殲系列的隱身戰斗機,其性能同樣十分不賴。
也因此,白云城的某軍事機場內的飛行員才會有這樣的表情。
畢竟在過去那么多年時間里,他們早就已經揚眉吐氣過了,現如今有這樣傲視群雄的實力。
就在他們彼此討論這些事的時候,一位已經到了三十六歲的王牌飛行員農立松,也已經到了退役的年齡。
其實農立松這個年齡,一般來說不是退役,而是可以轉行成為教官或者是進入領導干部序列,亦或者是參加航天員大隊的選拔。
當然,他其實在好些年前就已經參加過航天員大隊的選拔了,只不過他被刷下來了。
整個東大的航天員大隊,根本不缺乏優秀的航天員預備役。
全國上下有那么多飛行員,還有飛行員學校里也有不少優秀學員,這些學員都可以直接進入航天員大隊下屬航天員預備役部隊進行集訓。
從六十年代開始,到現在的千禧年,東大的航天員選拔系統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如果不是資質極為拔尖的存在,被刷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
農立松被刷下來并不代表,他的飛行技術不行,只能說是有比他更優秀,更符合航天員的人選罷了。
事實證明,農立松在殲系列戰斗機方面確實做到了極致,甚至他在轟系列轟炸機方面的考核中,也拿到過優秀飛行員稱號。
“你的申請下來了,是這樣的,我們這邊有一個推薦.”
辦公室內,農立松筆直站立,聽著領導的話,眼底閃過一絲驚訝。
因為對方竟然建議他去一個地方,執行秘密任務。
他都要退休了,畢竟他今年已經三十六歲了呀,不是年輕人了。
幾天之后,農立松來到了中東,見到了丁冠甲。
“嚯,挺年輕的呀!”
丁冠甲在看到農立松之后,頓時驚訝了一下,旋即自我介紹,接著才跟對方進行深入交流。
他們這支隊伍在之前的任務當中,損失慘重,美琪已經退休了,還有幾位隊友也同樣如此。
而他丁冠甲也不確定還能支撐多久,但很明顯,他也已經開始為退休做準備了。
得知這是一家屬于圣誕家族這樣一個黑暗組織的王牌小隊時,農立松整個人都傻眼了。
他只不過是一名飛行員而已,讓他來參加這樣的小隊,執行這樣的任務,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呢?
不管如何,上面作出這樣的安排,肯定是有上面的理由。
就在農立松加入丁冠甲他們所在的小隊時,京城這邊,顧百順他們也已經收到了消息,于是幾人一起來到翠花胡同找陳國華了。
“老陳,你還真是牛,弗拉基米羅維奇這人還真的是如你所料,竟然真的是要對他們莫斯科全國境內的所有能源工業下手了”
書房內,姚正儒他們幾人驚嘆連連,但是陳國華卻只是笑而不語。
這事兒本來就在他的預料之內,并沒有什么好驚奇的事情。
歷史本來就有巨大的修正性。
后世大熊打二毛的戰爭,除去最敏感和最核心的領土問題之外,能源問題就是最重要和最復雜的問題了,甚至歐美那邊之所以支持二毛,就是因為弗拉基米羅維奇搞出來的能源壟斷問題。
二毛是莫斯科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主要通道國家,同時也是莫斯科天然氣的額重要消費國。
只不過在莫斯科聯盟瓦解之后,雙方之間的能源合作經常出現糾紛和危機,就算是馬克西姆他們這些寡頭們也都拿二毛沒有什么辦法。
畢竟二毛就是一個條癩皮狗,什么事兒都能夠鼓搗一下子,沒有什么契約精神就算了,拿合同當廁紙更是家常便飯。
跟二毛的能源合作問題主要就是天然氣價格、供應量、債務、轉運費等等,偏偏這些問題,已經在合同簽訂之前商議好了,二毛卻是非要較個真,吹毛求疵,然后又不遵守合同。
簡直了!
比如二毛經常性拖欠莫斯科這邊的天然氣費用,還有就是物價上漲,天然氣價格也會重新議定,結果就是二毛拒絕接受‘高價天然氣’,導致莫斯科這邊直接停了二毛的天然氣供應。
特別是冬天的時候,沒了天然氣,二毛境內的很多普通老百姓可就遭殃了,那些公司也同樣如此,畢竟二毛所在的緯度可不低,冬天最冷氣溫可以達到零下三十度。
別說零下三十度了,就算是零下六七度的氣溫,沒有暖氣的話,冬天也是冷得直跳腳。
莫斯科出了一個弗拉基米羅維奇這樣的人物,肯定不會眼睜睜看著莫斯科就此墜落,不能復興。
所以他才會收拾寡頭,在莫斯科經濟大廈將傾之際力挽狂瀾,重振旗鼓,重回巔峰。
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莫斯科經濟也同樣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