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城賈家的情況,其實和近代歐洲的奧匈帝國二元政權差不多。 賈家初代兩位國公,都是一時豪杰,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狠人。 當時的京城賈家,其實就是兩位國公所在家庭,兩家緊密聯系在一起,有什么事情全都商量著來,不存在誰主導誰附屬的問題。 到了代字輩掌家,雖說榮府第二代國公賈代善更為出彩,可作為主支族長一脈的寧府賈代化也不是善茬。 榮國公賈代善在外頭征戰,或者駐守邊疆的時候,寧府族長賈代化則是長期執掌京營兵權,就是所謂的京營節度使。 等到賈代化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賈代善又接著干京營節度使的活計。 那時候的京營,真可以說得上賈家的私產了,從建立初期就一直被賈家牢牢把持在手里。 這也是王子騰在沒什么戰功的情況下,能夠通過正常途徑迅速升遷為京營節度使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是如此一來,賈家在京營的多年經營,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也不怪兩位史家侯爺不爽,若是賈家將京營的人脈關系用一部分在他們身上。雖說不至于成為京營節度使,但晉升京營重要將領卻是沒什么問題的。 就算只是京營十二團營某個統兵參將,話語權也不是現在可比的。 那時候的賈家族務,自然是兩位家主商量著來,和第一任家主差不多。 等到了第三代文字輩,寧府出了一個天才賈敬! 那可真是一個了不得的天才,能夠在文人把持科舉的情況下,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考上了二甲進士,轟動整個武勛集團。 真要說起來,林如海的探花,在賈敬的進士功名跟前,都要黯然失色。 一點都不夸張,林如海所在的林家畢竟家學淵源,本就是書香門第的底色,不過就是成為了文勛貴族罷了。 可賈家那時,可沒什么讀書底蘊,完全就是靠賈敬的天才本色,硬生生考上去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話說當時的賈敬就是那一輩武勛子弟里,最耀眼的明星。 只要順利成長起來,絕對會是武勛集團的領袖級大佬。 而榮府的賈赦和賈政,相比賈敬就只能用黯然失色形容。 在賈敬執掌寧府家業,成為族長之后,京城賈家的族權,第一次向寧府傾斜,賈赦和賈政哥倆加起來,都不夠資格和賈敬商量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