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間過去并不是很長,朝廷已經感受到了極大壓力。 倒不是戰事不利,而是戰爭期間的邊軍軍費消耗,簡直就跟流水一般夸張。 與此同時,邊關那邊也開始出現兵力短缺現象。 不用懷疑,大乾軍隊有的弊端邊軍都有! 像是吃空餉的情況,邊軍倒是不嚴重,可一旦遭遇大的戰事,就有些不太夠用了。 本來邊軍采取的就是防御態勢,加上朝廷對邊軍的掌控力度問題,兵力一直都處于捉襟見肘的狀態。 平時倒還看不出多大問題,可眼下塞外胡人大舉寇邊,那問題就來了。 城防力量倒還勉強足夠,可機動力量就很有些不足了。 一味的挨打,可不符合當今皇帝的心思,邊將可不敢一味的當縮頭烏龜。 如此,就需要京城方面抽調人馬支援了。 當今皇帝也算是果斷,立即開始抽調北方城鎮的駐軍,然后混合部分京營人馬,第一時間趕赴邊塞支援。 與此同時,北方各大城鎮,也開啟了動靜不大的動員。 京營擁有二十萬大軍,可惜卻是不能輕舉妄動。 最多,就能抽調五萬人馬出動,還受到了內閣的極大阻礙。 倒不是內閣閣老想要鬧騰,而是京營那邊的情況咳咳,和平太久了問題多多,特別是當京營和各地駐軍停止輪調以后,各種問題迅速滋生。 別的不說,不管是人數還是戰斗力,都處于迅速跌落狀態。 這還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掌握在勛貴以及武將集團手里,要是和宋明一樣控制在文官手里,那墮落的速度就更加夸張了。 眼下的大乾王朝,處于中期鼎盛狀態。不管是皇帝還是內閣大臣,都不是什么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存在,心中擔憂是必然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京營自然開始征兵了。 同時,今年的武進士考試,跟著一起提前了。 本來,按照傳統應該是在中秋之后,秋末的那段時間。 可眼下京營征兵,需要大量的中低層武官,武舉自然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于是,這一屆的武進士考試時間,直接前提到五月進行。 賈環得到消息,心緒平靜無波,并沒有受到多少影響。 實力達到了他這等層次,無論武舉什么時候開始都無所謂了。 他現在,則是聯合了薛家商會,讓手下人馬全部運轉起來。 通過大運河以及近海運輸模式,從南方全力調配糧食物資北上。 眼下,又是一波賺朝廷銀子的大好機會! 當然,這對于朝廷來說,絕對算不得什么壞事。 真要讓南方的大糧商把持了糧食價格,那問題可就大發了。 起碼賈環和薛家商行聯合販糧,價格不會太過離譜,畢竟供應的是軍糧。 與此同時,還要準備好運往外海的大量糧食儲備,期間不能出現任何問題,不然對于外海的探索就是重大干擾。 期間,引發的各種利益爭斗,還有江湖廝殺就沒必要多提了。 總之,賈環聯合薛家商行,趁著京營征兵,以及大量軍隊前往邊塞增援的機會,倒是好好的賺了一筆,后續的收入將會源源不絕。 賈環并沒有將太多心思放在賺錢上,等事兒步入正軌之后,便逐漸放手讓手下小弟操辦,他的心思都放在即將開啟的武進士考試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