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業七年-《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
第(2/3)頁
因為羊毛紡織技術的不斷提升,塞外的羊毛貿易相當興盛,導致不少部落已經用不著到處遷移放牧。
他們只需要一塊穩定的草場,能夠牧養足夠的羊群就成!
通過和邊地商行貿易,出自中原的各種物資便能源源不斷輸送過去,再也用不著通過強盜式的大風險搶掠獲取。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穩定的定居點,自然比到處飄移來得好。
草原上的黑災和白災可不是開玩笑的,每年因此消失的小部落可不在少數。
既然已經有了穩定生活來源的草原部落有需求,道祖真傳一脈弟子門人積極推動,塞外草原上很快就出現了一座座土石混合建筑的城鎮。
每一個塞外城鎮,就代表一個或者幾個塞外部落定居于此,同時城鎮里必須得有一座道觀負責信仰寄托。
這樣的塞外城鎮,沿著河流,一直蔓延到西域之地。
在西域那邊,則是通過一個個沙漠綠洲建立定居點!
當然,這些都還只是規劃,想要徹底完成需要耗費太多時間。
不過,道祖真傳一脈已經徹底定下目標,一定要將觸手和道門信仰,傳播到西域腹地。
也是如此,絲綢之路在道祖真傳一脈的強勢推動下,提前開始運轉。
哪個敢于阻攔,殺無赦!
這次,則是由左游仙親自出馬,眾目睽睽之下解決一個個不給面子的部落首腦和馬匪!
就是塞外草原霸主突厥,面對道祖真傳一脈的霸道,也沒有勇氣直接對抗。
因為道祖真傳一脈不僅有武道宗師坐鎮,背后還有大隋作為靠山!
更別說,嘗到了甜頭之后,突厥內部不少部落,早就倒向了道祖真傳一脈!
如此趨勢,逼得突厥內部的有識之士,不得不將精力和心思,蔓延到西域腹地那邊,希望能夠開拓更多的生存空間!
可以說,楊廣敢于在大業七年親征高句麗,也有道祖真傳一脈太過給力的緣故,西北邊塞已經有好幾年無戰事了。
建立于長城邊塞附近某個鎮子上的長庚觀香火鼎盛,每天信徒來來往往相當的熱鬧。
這里是道祖真傳一脈新的祖庭,整個鎮子都是圍繞長庚觀建立。
這里有依附于長根觀的大醫館,這里還有依附于長庚觀的大學堂。
單單就是大學堂里的學生,還有大醫館里的學徒數量,加起來就超過了三千,更別說還有長庚觀里的道童了。
至于服務長庚觀的人口數量,都是以萬為單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