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在這次,左游仙留下來了。 他倒不是能夠取代楊廣的地位,而是早早就和遠征隋軍將校有了默契。 心中有了準備,和沒有準備被打個措手不及自然是兩碼事。 盡管軍心動蕩,可眾多將校一起努力,還是很快穩定了局勢。 關鍵是,糧草不缺,軍械不少,面對高句麗守軍占據絕對優勢,沒道理自行崩潰白白便宜敵人的。 而且楊廣沒有下令退兵,那就繼續干吧。 結果,早就殘破不堪的遼東城一波拿下。 高句麗武道宗師傅采林帶傷守城,結果再次被左游仙擊敗逃走。 這廝倒是機靈,知曉自己乃是高句麗的精神支柱。只要他還活著高句麗就還有士氣,要是突然掛了高句麗也就完蛋了軍 數十萬隋軍陳兵鴨綠江畔,高句麗舉國震怖! 可就在這時,楊廣退兵的圣旨來了。 原來,遼東城一破,高句麗王便立即派遣使者趕赴東都洛陽,向楊廣表示臣服,還獻上了言辭相當華麗的降表。 楊廣龍心大悅,自覺高句麗之戰已經結束,直接給前線官兵下了圣旨。 當然,心中未嘗沒有擔憂,前線將士有叛變的可能。 這樣的騷操作,真的把前線正士氣高昂的隋軍將士整無語了。 合著,攻打高句麗一戰,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唄? 不管心中是否不爽,此時前線隋軍上下確實沒有叛亂的心思,那就只能緩慢退兵了,肯定不會再次演化成潰敗。 至于遼東城,自然不可能讓給高句麗,而是派遣了數萬人馬駐守。 就此,楊廣遠征高句麗的戰事,以一種古怪的場面結束。 當然,隋軍畢竟勝了,楊廣的顏面保住了。就連楚公楊玄感叛亂帶來的幅面影響,也被高句麗投降的事兒掩蓋過去。 原本有些沸騰之勢的大隋天下,隨著數十萬精銳隋軍返回中原腹地,而慢慢平息下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