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事關生死-《黃泉借皮》
第(3/3)頁
可是得了黃馬褂之后呢?那東西含金量可不像大清剛立國的時候那么高了。想要安置個位置?一群穿黃馬褂的人在那等著安排。干脆回家務農吧?他們還不甘心,也就是想跟在主官身邊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不少親兵都跟著主官回了鄉。
主官也有主官的打算,站在高層的人,誰看不出大清將亡,亂世將至?只是他們不知道大清能茍延殘喘多久罷了。
但是,不知道,并不妨礙他們未雨綢繆。他們很清楚,想在亂世中舒舒服服活下去都需要什么?大清亡國之后能出頭的世家大族,多數都是在清末就攢下了家底,這份家底里,可不止是錢、糧,更重要的是他們攢下的人手。
四大勛爵未必有造反的心,但是他們肯定有讓家族自保的意思。四個人帶一千多兵,均攤下來一家不足三百人。這個數字,不會太過招搖,同時,他們也養得起。
只不過,有人想要做點文章的話,他們就得犯下殺頭重罪了。
如果,按照古代律法,上面下手狠點的話,四大勛爵要被抄家滅族,他們養的那些私兵也難逃一死。
我抬頭看向曹謙道:“所以,朝廷是對四大勛爵和他們的親兵下手了?”
“那封爵縣里的其他人呢?他們也該死?”
曹謙道:“謀反是誅九族的大罪。四大勛爵扎根封爵縣多年,縣內百姓均在四家九族之列,可以屠縣!”
“明白了!”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只是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能抹掉一個縣城。上萬條性命,大清不亡也不遠了?!?
曹謙繼續說道:“所以,我奉命來到了封爵縣。配合幾個人執行任務,你看得出來我們當中有多少人呢?”
我反問道:“曹大人,還想要考考我不成?”
曹謙說道:“你最好能竭盡所能地回答我的問題。因為,你的回答,不僅關系到你的生死,也關系到你手下一百多大內侍衛的生死,甚至封爵縣這萬把條性命的去留。”
“我不是在跟你開玩笑?!?
“你考慮好了再回答?!?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