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乾隆微微頷首,《四庫全書》的修訂,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還是安徽學政朱筠,提出來的輯佚《永樂大典》建議呢。 他當時就很是認可這個建議。 首先大量征書,濾去漢人典籍中的悖逆的思想。 接著,大興文字獄,堵住讀書人總是想要批判大清的嘴。 最后,以禮教綱常禁錮百姓思想。 如此這般,百姓皆為大清順民。 ...... 嬴政莫名生出了幾分惱怒。 他本就為焚書坑儒這個事,背了幾千年的鍋。 而此時,天幕中的視頻竟然還拿秦朝的焚書坑儒,和清朝編纂《四庫全書》相比。 他燒的是竹簡,都還有備份。 而清朝呢,更像是一場文化屠殺,是對百姓的精神閹割。 ...... 【又有人問,清朝這么胡作非為,那“康雍乾盛世”又是怎么來的呢?】 【有一說一,之所以這個時期能被稱作盛世,是因為這個時期人口的確從一億,暴漲到了三億。】 【一部分原因,是雍正確實很勤快。】 【他也是清朝難得的,相對容得下漢人的皇帝。】 【所以,大清那段時間的船,開的還比較穩。】 【另一個人口增長的主因,是因為有土豆、玉米這些高產糧食。】 【百姓能夠將就吃一口,餓不死,便活了下來。】 【但是他們吃,也不能完全吃飽。】 【總之是百姓沒有力氣造反,但剛好可以刷一波人口數據。】 ...... 永樂年間。 朱棣眼中爆發出一陣精光。 “高產作物!” “只要大明能找到高產作物,就一定能度過所謂的“小冰河時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