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15章 管理藝術的巔峰之作-《我就刷個視頻,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第(3/3)頁

    ......

    【這就得提到清朝管理藝術的巔峰之作了,廳制結合汛塘制,正如同遍布天下的鐵釘。】

    【這個制度,脫胎于明朝的衛(wèi)所制。】

    【打個比方,在省城到府城的驛路上,每隔10到20里,設一個塘,每隔50到100里,設一個汛。】

    【一個汛,統(tǒng)轄好幾個塘,形成一條防控鏈條。】

    【每個塘中設有10到20個人,表面是漢人軍官,實則受駐防八旗的監(jiān)視。】

    【一旦某個點出問題,該點便會面對整個汛塘的圍剿。】

    【乾隆六年,朝廷在平定苗民起義之后,設置了龍勝廳。】

    【接著便以龍勝廳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出了八條汛塘鏈。】

    【每條鏈由3-5個汛、15-20個塘組成。】

    【且塘兵每日需在寅時敲響銅鑼報平安,如果某塘沒有按時敲鑼,相鄰的3個塘必須立即派人前來圍剿。】

    【且從最偏遠的塘到龍勝廳,消息的傳遞都不得超過24小時,違者汛官斬立決。】

    【這便是“五更巡更制”和“快馬傳烽系統(tǒng)”。】

    ......

    乾隆對這個制度很是滿意。

    每個塘的選址,都經(jīng)過精心的考量和計算。

    必須要建立在隘口、水源、集市等戰(zhàn)略要地。

    這樣,才能確監(jiān)控苗民的每一次遷徙、每一場交易、甚至是每一聲鼓角。

    事實證明,這個制度是有用的。

    龍勝廳設立后的三十年間,共發(fā)生苗民起義十七次,但他從未對此擔憂過。

    因為每次起義規(guī)模均未超過三百人,且均能在三天內(nèi)被解決。

    最慘烈的一次鎮(zhèn)壓,清軍剿滅一個五十人的苗民據(jù)點。

    出動三個汛、十二個塘,共計五百余人。

    當時的整個山坳,可都夷為了平地。

    想到這里,乾隆輕笑了一聲。

    這才是真正的“天下至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