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位太上皇,是典型的“自己給自己升級”的代表,北魏獻文帝拓跋弘?!? 【拓跋弘 11歲繼位,當了 6年皇帝后,覺得比起忙前忙后打工,提前退休好像更有性價比。】 【于是,他就把皇位傳給了 5歲的兒子拓跋宏?!? 【只不過那時候他兒子還小,所以實際上還是獻文帝自己管理國事?!? ...... 各朝百姓都不太懂,拓跋弘為何要這樣操作。 表面讓位,實則還是要干活。 退位不退權。 這又是何必呢? 而做出這個決定的拓跋弘,卻是無比慶幸自己的選擇。 北魏前期曾多次發生權臣專權、皇位更迭事件。 他在幼年繼位時,乙渾就曾借機排除異己,掌握軍政大權。 不過乙渾最終還是干不過馮太后,被她發動政變處死。 馮太后性格強勢,長期把持著北魏朝政。 而他并非馮太后親生,且在成年后試圖奪權。 但因雙方力量太過懸殊而未能成功,他便逐漸淪為傀儡。 他思考了很久之后,認為傳位是目前情況的最優解。 至于傳位人選,又是一個問題。 他本打算將皇位直接傳位給叔父拓跋子推,馮太后集團激烈反對。 馮太后必定會認為自己會失去攝政地位,若是他堅決要傳位給叔父,馮太后一黨激烈反撲,甚至最后會引發政權動蕩。 而若是傳位給年幼的兒子拓跋宏,馮太后還能通過控制拓跋宏來繼續掌權。 最終,雙方妥協,皇位順利傳給年僅五歲的拓跋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