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戛納的大獎評選方式一直掌握在主席手中,主席有權利確定今年的獎項評選要如何進行。 如果主席性格強勢,可能就會把評審團變成一言堂,一切獎項按照他的想法來頒發。 如果主席性格平和,可能就會采用打分或者票選的方式。 而喬治·米勒今年采用的就是票選制。 在看完了所有的電影后,九位評委坐在長桌旁,等待著評選的開始。 “來吧,讓我們先從大獎開始。”和頒獎典禮把大獎壓軸的做法不同,評選中大家更傾向于先把大獎確定,再評選其他獎項。 這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平衡。 克斯汀·鄧斯特和麥斯·米科爾森自然也在其中,他們坐在彼此的對面,轉頭看著主席喬治·米勒。 “金棕櫚獎,我列了一個電影名單,有七個電影在我看來可以競爭這個獎項,要聽聽嗎?”喬治·米勒聳聳肩,沒等大家說話就把這七個電影名念了出來。 “無名女孩,導演達內兄弟。” “我是布萊克,導演肯·洛奇。” “只是世界盡頭,導演哈維爾·多蘭。” “畢業會考,導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美國甜心,導演安德里亞·阿諾德。” “推銷員,導演阿斯哈·法哈蒂。” “夜行者,導演唐德·諾頓。” 說完了一連串的電影名后,喬治·米勒停頓片刻:“現在,就讓我們按照電影名進行投票吧。” 他看了看眾人的表情說出了第一個電影名:“夜行者。” 麥斯·米科爾森先舉起了手,緊跟著克斯汀·鄧斯特也舉起手。 他們倆看看周圍,然后發現自己并不孤獨,因為其余六個人紛紛舉手,最后竟然只剩下喬治·米勒一人未舉。 而就在大家以為夜行者的票數定格在八票的時候,喬治·米勒忽然開口道:“夜行者,9票。” “嗯?”眾人有些詫異,但最后只是笑了笑。 之后九個人又對其他電影進行了投票。 這其中畢業會考拿到了7票,只是世界盡頭拿到了8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