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想的挺好,現實卻不盡如意。 開年又漲了一歲的秦久,進入了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學習狀態,難得的假期,也被老爺子丟到了軍營去訓練。 因為這孩子想走的路,是科研路。 但搞研究的,必須有一副好身體,不然熬不住夜,還容易禿頭。 家里出過研究員也和科研人員打過不少交道的老爺子,對研究員進入工作狀態是什么樣那是門清。 于是,秦久想寒暑假來易遲遲這里的愿望落空。 而改革開放后的易遲遲,和友誼商店維持了兩年的合作后,于80年5月,被邀請進了南省刺繡研究中心,和唐師傅他們一起,聯合各省市的刺繡傳承人深耕,交流,精進彼此的繡技。 又于85年,成立了個人工作室。 柳蘭被她挖了過來,同時被她挖過來的,還有唐師傅她們。 寧建東為此氣得差點吐血,見易遲遲一次,罵她一次,罵到她快沒脾氣了,這事才算過去。 聞一十歲時,聞時的工作崗位出現了調動,到了羊城總部。 同年,易遲遲接到了一項任務,那就是為某國總統夫妻繡上一幅肖像畫。 次年四月,任務圓滿完成的易遲遲也因此進了有關部門的眼。 以及一部分富商的眼,從而開啟了她名利雙收兼徒弟眾多的一生。 千禧年后,國家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隨后,國家開始大力扶持傳統文化。 作為四大名繡之一的蘇繡,從未從歷史的舞臺上退下去過,而易遲遲,也將繼續深耕下去。 不但如此,她還在聞一結婚生子后,準備把聞家第三代中的女孩聞述箴培養出來。 結果這孩子心靈手巧只占了心靈二字,手巧那是丁點沒有不說,還將十個手指頭扎的千瘡百孔。 還沒她同胞兄長針線活好。 無奈,只能放棄。 晚間她躺在床上唉聲嘆氣,洗完澡出來的聞時熟門熟路拿了護手膏替她護手,“好好的誰又惹你了?” “沒人惹我,我就是可惜,沒人繼承我的衣缽。” 聞時手頓了下,試探性提議,“要不讓大寶來?” “大寶的目標是和他大舅秦久一樣,做個為國爭光的科研人員。” 聞時對此表示不滿,“他怎么不把我和他爹當成目標。” “一門雙軍夠了。” 從軍這條路不好做,軍屬也不好做,家里已經有了兩個軍人,對于第三代不走這條路易遲遲沒什么想法,她的宗旨一貫是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做父母的可以參考,真正做決定的還是孩子自己。 所以,她勸道,“大寶愿意做科研工作者,就讓他去干唄,再說了,孩子現在還小,說不定過段時間他的目標又變了。” 這倒是。 “小寶真就一點天賦都沒有?” “沒有。” 易遲遲想不通,“我手挺巧的,你手也不差,聞一更不用說,自打會走路就變成了動手小能手。咋小寶就能手殘到這個程度,讓她縫線,她能縫成山路十八彎,就跟走直線犯法一樣。” 聞時沉默兩秒,輕聲道,“隨兒媳,長月是個手殘黨。” 易遲遲也想到了兒媳周長月那雙手的破壞力,認命了。 “我還是從工作室再尋摸一個孩子教吧。” 家里的不用指望了,都靠不住。 除非聞一夫妻倆愿意再生一胎,但這倆都是事業狂,一個扎根部隊為祖國的國防做貢獻,一個在財政發光發熱。 “媳婦,你準備什么時候退休?” “眼睛不行的那一天。” 聞時,“……” 完犢子,天塌了。 媳婦這是準備和繡品死磕到老了。 “帶孫子孫女不香?” 易遲遲認真思忖,就在聞時以為她會說帶娃香時,她卻來了句,“我左思右想,想了又想還是覺得搞事業賺錢香。” 孫子孫女乖巧的時候那是真招人喜歡,能把她一顆心萌化,那真的是要星星不給月亮。 可一旦化身為犟驢和搗蛋鬼…… “他們是遠香近臭的真實寫照。” 聞時被她怨念滿滿的話逗笑,“好的媳婦,我懂了,我們睡覺吧,你專心搞事業,娃偶爾香香就行。” “行。” 于是,夫妻倆相擁著躺下。 睡覺睡覺,睡醒又是各自為了事業,和家庭奮斗的一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