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何祗聞言,心中一凜,想到李仁來此之前定是受了李福叮囑。 但見李仁只是婉言拒絕,并未將話說死,又覺得李仁應(yīng)當(dāng)是還有求生欲望。 既然有求生欲望,那大有可能李福并未下令讓李仁攬下所有罪責(zé)。 按照方才與張嶷等人商量結(jié)果,此時應(yīng)當(dāng)利用所知信息差異,激怒李仁,誘使其對李福失望,繼而反咬李福一口。 為保險起見,何祗試探李仁道: “無妨,吾能來此代理太守之位,乃益州諸公朝堂力爭之結(jié)果。 大家只是希望吾能將此位坐穩(wěn),在地方發(fā)揮才能,好方便聲援朝堂諸公與陛下對抗。 若不是朝廷有令,必須嚴查前任太守遇襲之事,吾恐怕還不知道李先生已被拘押在此。” 李仁將何祗之言一字不落聽完,卻未曾發(fā)現(xiàn)一點與李福有關(guān)的消息。 心中不由一陣慌亂,情急之下脫口而出道: “太守赴任離京之前,可否有人私下尋過太守?” “那倒是沒有。” 李仁聞言更加焦急,忍不住追問道: “朝堂爭論之時,也無人提到吾目前之境遇?” “汶山急報之中倒是提到有人謀害前任太守,但詳細情況卻只有陛下等親自問過信使之人了解。” 何祗見李仁表情一再變化,又開始的堅定、輕松,一直到現(xiàn)在的驚慌失措,甚至有些絕望。 心道,李仁自知蠱惑郡守、欺壓蠻夷、搶占土地這些罪責(zé),一旦無人保他,最少也是個抄家問斬。 方才可能還想著,自己來此探視可能是受其家主李福相托,但自己卻不曾提起李福之名。 他現(xiàn)在估計已經(jīng)認為李福將他拋棄,任由他自生自滅了。 “李先生,所言為何遮遮掩掩?似乎欲從吾口中了解某些事情。 如今都護府張嶷、董厥、來忠皆為朝廷之人,受了陛下君命,要把先生這等擾鬧郡府之人嚴懲。 吾雖受命來此繼任太守,協(xié)助處置此事,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能否救的先生脫險還猶未可知。 值此危難時刻,先生還有何顧慮? 難不成先生已拿定主意,為其余諸公攬下欺壓蠻夷、挑唆太守之罪? 若如此,先生大義在下佩服,也當(dāng)成全先生為益州其余諸公犧牲之意。” 見何祗大有就此放棄對自己施救,李仁心里更是涼透。 想自己不過而立之年,又不似庶民百姓那般生活困苦、朝不保夕。 倘若安心在族中享福,少說還能快活幾十年。 如今卻輕信李福之言,犯下如此大罪 生死攸關(guān)之時,還能幻想早已拋棄自己的李福來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