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后朕還有大的改革措施,屆時免不了如今日這般請逍遙公出面。 還望屆時逍遙公不辭辛勞,再為朕下山…… 日后朕大展宏圖之時,當為逍遙公立生祠,令萬民朝拜!” “立生祠就算了,這一切皆貧道心甘情愿所為。 倘若貧道哪日羽化而去,還望陛下以及后繼之君莫忘了當年的‘逍遙公’?。 ? 二人交談已畢,將第二天之事定下,見天色已晚,李世民留范寂在金銀殿過夜。 翌日早膳,李世民與范寂同案而食,再次謝過范寂后,令霍弋護送范寂出了宮。 一大早,杜瓊等人就在陛下示意下,將各地大族豪強之人請到大城廣場之內。 眾人雖略有微詞,但見杜瓊等人同時將鄭度奉為上賓,并邀請至廣場,心中也就安定下來。 畢竟此時眾人全賴鄭度為大家出頭,又是在益州士族被朝廷大肆屠戮、清洗之時,頂著莫大風險前來向陛下喊冤。 見鄭度似乎并無異議,與杜瓊等人談笑風生向廣場而去,眾人也就默默跟著一起到了廣場。 待眾人落位,杜瓊將鄭度讓到廣場中央高臺之上,硬讓其坐了主位。 鄭度只知道杜瓊答應今日陛下必然處置此事,但并不知陛下欲如何處置。 杜瓊久經官場之人,言談舉止恰到好處,令鄭度一時間也挑不出毛病,只等耐著性子坐在主位等待陛下處置此事。 侍者剛把茶端上,還未來得及退下,廣場北邊主路之上忽然來了一小隊人馬。 此時廣場附近皆為戒嚴之狀,此時能有人馬由北邊主路而來,肯定是與今日之事有關之人。 臺下、臺上眾人見狀,皆翹首以盼,爭先去看來者何人。 須臾,那隊人馬已破開人群,進了廣場之內。 此事包括鄭度在內,廣場眾人才看清來者乃蜀中隱士大賢,逍遙公,范寂。 臺下眾大族豪強代表,大多認得范寂,甚至有不少還是范寂“信徒”,但凡范寂來成都布道,他們幾乎未曾缺席。 范寂在霍弋以及十幾名飛騎衛簇擁之下,面帶笑意,翻身下馬,穩步上了廣場高臺。 臺下眾人這才反應過來,不由一陣議論。 “早聽說逍遙公身為清修隱士,卻受先帝、陛下兩代君王敬重。 逍遙公雖多次受邀征,卻從未答應入仕。 年前人傳逍遙公已經與陛下成莫逆之交,諸多事宜皆以陛下為重。 吾覺得逍遙公乃吾益州人士,應當不能如此,還曾對此傳言不屑一顧。 如今親見逍遙公出面欲為陛下分憂,可見傳言并非空穴來風??!” “要說陛下如今對吾益州人士,尤其朝內外官員,如此打壓屠戮,益州諸公當同心協力共同抵制朝廷此等做法。 逍遙公蜀中威望頂流之人,為何要為陛下分憂?” 眾人討論聲中,鄭度也慌亂起來。 見逍遙公已上高臺,正向自己走來,鄭度心中一凜,暗道: “莫非今番要白跑一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