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度自從劉璋將自己罷免以后,心氣已滅,早已不再過問家國之事。 唯有昔日劉玄德入蜀之事令之耿耿于懷。 用鄭度的話來說“倘若當年劉璋不昏庸,聽取自己‘堅壁清野’之策。 如今天下三分之勢定無劉玄德之位,當是劉璋、孫權、曹操三家爭雄?!? 鄭度年邁,只在家中安享晚年之時,蜀中卻發生如此大事。 幾十年未有過之大肆屠戮益州人士之舉,令鄭度不由擔憂起來。 怕劉玄德這“鳩占鵲巢”之政權,趁機殺盡益州人士,慫恿外來之士徹底占了益州。 正當此時,鄭度受到益州本地大族、豪強邀請,入成都,為民請愿。 胡思亂想之時,范寂聲音在鄭度耳邊響起: “鄭公年近七旬仍這般龍精虎猛,還可遠道而來為眾人請愿,令貧道佩服、羨慕??!” 被范寂話語打斷思緒,鄭度表情泰然,假笑道: “老夫怎能與蜀中清修大能相比? 如今老夫即將入土之人,只想以此殘軀為吾益州人士多謀福祉。 不如逍遙公這般灑脫不羈,對蜀中形勢不聞不問,只顧潛身修行、侍奉君王。” 二人聲音不算大,臺下眾人不約而同止住議論,豎起耳朵靜聽二人交談。 眾人對于范寂、鄭度二人同樣尊重,此事結果如何,全憑二人爭論。 無論如何,只要能談出個令眾人安心的結果,大家聽誰的倒是無所謂。 臺上二人也心知肚明,一上來便是一番明譏暗諷,試圖在氣勢上先壓過對方。 范寂與鄭度簡單試探對方一番后,各自收起謙虛之勢,臉色皆是一沉。 范寂向臺下眾人打個稽首,而后朗聲道: “如今漢室頹危,民不聊生,天下又成三分之勢。 然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后又覬覦漢室江山,謀害獻帝企圖篡漢。 三國之中,唯吾蜀中乃大漢正統之延續。 當今陛下繼承先帝遺志,欲強吾蜀中,興王師討伐國賊。 吾等既為益州人士,在大漢朝廷治下,當為天下正統之民。 陛下匡漢之君,怎能對吾等大漢之民罔下屠刀? 若朝廷真有此舉,那也無非是識破少數心懷不軌之人心思,證據確鑿之下無奈將其懲治。 吾等安分守己之民,既無不軌之心又無謀逆之舉,陛下必然不會與吾等為難。 還望諸位莫要人云亦云,枉信傳言,失了君臣之義!” 此言出,臺下眾人皆面面相覷。 大家心中都有一桿秤,如今天下大勢、自己朝廷如何,眾人多少都有自己的看法。 方才范寂一番言語,強調蜀中乃天下正統,蜀中之民自然也為正統之民。 陛下既然意在匡扶漢室,自然沒理由對自家大漢之民屠刀相向。 之前邊郡太守遇刺之事,眾人也有所耳聞,只是不知事情原委以及具體情況,這才怨聲載道,擔心朝廷早晚對自己不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