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希望如二位所言吧! 如今吾等大軍三路威逼,蓄勢待發,只待蜀國傳回消息,便可兵出濡須口,與曹魏再較高下!” 幾人正討論間,前些日隨鄧芝回蜀的使臣,在幾名衛兵簇擁下,匆匆向大帳而來。 孫權等人大老遠看見使臣,皆興奮起來。 顧不得形象,孫權立即起身,三步并作兩步,迎上使臣。 還未到近前,孫權急切道: “是否鄧伯苗已將蜀主勸服?此番聯合伐魏之舉已成呼?” 使臣見陛下親自來迎,趕忙取出懷中書信,小跑著來到孫權身前。 “啟稟陛下!大喜!” 說著將蜀主親筆書信雙手奉上。 “鄧大人不負陛下所托,已將蜀主勸服。 小人出發時,蜀主已經答應出兵攻取上庸、新城、西城等地?!? 孫權一掃先前頹廢之狀,大笑著接過使臣手中書信。 “好!鄧伯苗還是那般巧言善辯。 原本以為此番要拖到秋末或是入冬,沒成想不到兩月,蜀國就有了回音?!? 說著,孫權打開蜀主親筆書信,認真瀏覽起來。 “東吳之主親啟。 今日收到伯苗所傳信息,吾已領會閣下心意。 既然閣下多次應邀諸葛丞相之北伐,吾為大漢之君,自然不能不念此情。 即日起,吾大漢當即集結大軍,并出永安北上東三郡。 秭歸一線有前往新城郡通路,為快速響應貴國西征,還望閣下特許吾大漢將士借道秭歸。 閣下收到此信時,吾大漢將士應當已經東出永安。 還望閣下莫要錯失良機,立即出兵西征……” 孫權看到書信內容,既高興又厭惡。 不等將后邊安慰、祝福之話看完,孫權將書信遞給身后之人,冷哼道: “大漢,大漢…… 大漢正統若還在,豈能容許天下三分? 區區一州之地,彈丸小國,只可以蜀稱之。 哼!要不是曹魏勢大,天下哪有三分之說?” 使臣見陛下一會高興,一會憤怒,也不知道信中到底寫了什么。 知道陛下脾氣不好,隨著年齡增大,行事也愈發讓人捉摸不透。 猜不透陛下心思的使臣也不敢向陛下繼續匯報臨行時鄧芝囑咐之言,只站在一旁低頭沉默。 孫權發了幾句牢騷,心中厭惡之感消了大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