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結局-《跟著朱元璋打江山》
第(2/3)頁
“諸公幫老朽說句話呀!”
“難道你們都不認至圣先師了嗎?!”
“難道你們真的入了大同社,就不認周禮成法了嗎?!”
“孔子亦乃中華圣賢,而我是圣人后裔。”
“你們既然要恢復中華,就當看在圣人份上,以仁義待我,為何不為我這個中華圣人后裔說話!”
文官們皆未答語,無視了孔克堅。
孔克堅最后也就被梟首于市。
待到第二年,也就是元至正二十一年。
正月初一日這一天。
朱元璋正式在集慶登基。
參加登基大典的有來自各界各階層的代表,同時還有中華炎黃二帝神像,以及歷朝歷代為中華做出重大貢獻的忠烈圣賢之士,即已被民間按神明祭奠的人物。
須知。
漢人與別的族不同,他們素來是崇尚將為民請命或者為百姓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奉為神明來信仰禮敬的。
所以,民間有許多廟宇,都是用來祭拜各種歷史真實人物的廟宇,最突出的就是關帝廟、岳王廟。
畢竟?jié)h人嚴格來說,沒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而他們最大的信仰就是崇敬先賢、然后效法先賢。
所以,朱元璋現在登基稱帝,既然是講究的權由民授,那就不需要再祭天,而需要的是祭先賢,尤其是為中華民族之存續(xù)做出重大貢獻的先賢。
而這樣一來,許多跟著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人,現在也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即希冀著自己也能成為關羽、岳飛一樣的人。
因為從此以后,中華的皇帝登基都得祭祀他們,都得對他們進行國祭,這無疑是一份巨大的榮譽!
而他們現在唯獨缺乏的,也最需要的就是榮譽,即身后的地位。
不過,最先被朱元璋定為民族新圣哲的卻是章誠。
為此。
朱元璋還下旨封章誠為理王,加九錫、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并下詔建理王王宮,且表示章誠可以不常朝。
朱元璋這樣做固然有想讓章誠多留來這個世界給他提高更多有價值的信息的緣故,但也有以此表明自己堅持大同理念決心的原因。
畢竟章誠是靠宣揚大同理念起家的,也培養(yǎng)了一大批以大同為信仰的人才。
朱元璋尊崇章誠就是尊崇大同理念。
當然,現在的章誠已經不掌實權,給再高待遇也不過是噱頭。
另外,朱元璋也不再擔心給人太高封爵,而影響內部穩(wěn)定,畢竟他現在的總戰(zhàn)略已經是對外擴張為主,而不是以維穩(wěn)守內為主。
所以,不但章誠成了王。
連郭天敘、張?zhí)煊拥榷家驗閷ζ鹆x有重大貢獻而被封了郡王,但不世襲。
不過,朱元璋在讓他們被封王之前,召開廷議跟他們進行了一番商談,先讓他們辭了在廷議局的官,讓他們只與國同休,不參與國家大政,且召開廷議立制規(guī)定,封王者不得再為朝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