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955章 后記-《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第(1/3)頁

    第955章  后記

    在曹魏時期的北方草原,南匈奴被用計分崩瓦解,烏桓中的勇士被編入魏國騎兵,與漢軍作戰中損失殆盡,烏桓部族漸漸在北方沒落。

    曾經的草原霸主,栽倒在中原王朝的手中,他們的空缺后被鮮卑填補。

    靠近關塞的鮮卑軻比能部,因長期受到先進漢文化影響,實力漸漸躍居鮮卑部落之首,趁著漢軍滅魏的歷史機遇期間,軻比能統一鮮卑被推舉為大人。

    建興五年(236年)太傅、大司馬藍田‘遇害’,諸葛亮與藍轅開始整肅大漢朝廷,軻比能隨即趁火打劫,聯合高句麗、扶余兩個小國,入侵剛平定不久的遼東,企圖劫掠人口、牲畜和財富。

    遼東苦寒之地駐軍不多,太守陳到除了組織守軍抵抗,又派人從水陸兩方向中原求援。

    東北邊境戰事再起,強化了‘軍事強國’的必要性,直接加速了諸葛亮和藍轅的政治清算。

    建興六年夏,車騎將軍關平,鎮北將軍魏延,蕩寇將軍藍霽,以劉備的舊相識、原魏將田豫為先鋒,三路共八萬大軍救援遼東、討伐異族。

    三路大軍以關平、魏延兩部迎擊鮮卑、扶余主力,藍霽所率精銳作為偏師,突襲軻比能聯軍薄弱處,燒毀糧草、截斷水源等。

    藍霽所部皆是西域良駒,將士們個個訓練有素、武器裝備精良,除了攜帶充足的壓縮糧,還有利器馬鐙加持,昔的少年營現在成了沙場宿將,進入草原后就如狼群進入羊群,轉戰數千里所向披靡。

    漢軍的馬術、武器、護甲、個人勇武和士氣都勝過鮮卑,特別是藍霽那使不完的力量,所有交戰的鮮卑的勇士,都在藍霽戟下挺不過一合,鮮卑大人軻比能被漢軍幾面夾擊、連戰連敗,最后被藍霽陣斬在鮮卑王都外。

    到建興八年底班師中原,三路兵馬不但解了遼東之圍,發起挑釁的鮮卑、高句麗、扶余三個國家被滅國,而且順手滅帶方郡南部的馬韓、辰韓、弁韓三個小部落。

    戰后關平遷大將軍,進爵鄴侯;魏延遷車騎將軍,義陽侯;藍霽遷前將軍,冠軍侯

    因為大片領土納入統治,大漢在草原設立北庭都護府,管理鮮卑、匈奴存活下來的族群,以功臣田豫為北庭都護;合并遼東、高句麗、扶余、三韓設立東北都護府,以原遼東太守陳到為東北都護。

    建興九年,扶南國發生內亂,其國內慕漢大臣向長安求援,劉禪遂遣征南將軍余修、破賊校尉諸葛恪、驍騎校尉張休等前往平叛,扶南國隨后并入大漢版圖。

    建興十年,征西將軍鄧艾與王平、馬岱、姜維、張苞五將揚威西域、包括烏孫在內的西域諸國納入大漢版圖,讓大漢與貴霜帝國直接接壤。

    建興十二年,孫權派大將諸葛直向三韓擴張,但不知三韓之地已是大漢疆域,結果被東北都護陳到所擊敗。

    東吳流亡海外勢力,再次暴露在大漢朝堂。

    孫權率部流亡邪馬臺國,被女王卑彌呼及族人尊奉為大天王,更委身下嫁給年老的孫權做表率,東吳的君臣才算有了落腳點。

    孫權雖在中原受了‘委屈’,但是在邪馬臺煥發了第二春,他帶著東吳的先進生產力、武器、裝備,先助邪馬臺國消滅對手狗奴國,后又了五年時間滅近百個小國,意氣風發的他仿漢制建立了大吳帝國。

    后司馬師在遼東殞命,孫權知道吳國無力反攻中原,但憑自己‘強大’的水軍,稱霸海上的小島嶼,當個海外群島皇帝不成問題。

    孫權在孫魯班唆使下入侵三韓,可惜再次踢到大漢的鐵板上。

    建興十四年,大司馬、衛將軍、蕭侯藍轅,統帥丁奉、文欽、甘瑰、陸抗、杜預等將,領精銳水陸士卒八萬人,特制跨海戰船四千余艘,分別從青州、三韓兩地出兵伐吳。

    島上的原生百姓生得短小,面對渡海而來剽悍的漢兵,猶如小學生要對抗高中生,但他們無限信任吳大帝孫權,最終在戰爭中多數淪為炮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