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接下來兩人悄悄地開始了一頓商業互吹,左小涵聽了一會,撇了撇嘴,慢慢將耳朵收了回來。 大晉朝的科舉制度和明朝相似。 所謂的童生試,即通過縣、府兩次考試者,成為童生,具備了參加院試,考取秀才功名的資格。 童生略等于左小涵時空的初中畢業生。 可別小看初中畢業生,在這個文盲率占比95%的時代,初中文憑已經很牛逼了,至少娶媳婦和工作問題不用愁。 最差也可以回鄉下開間學堂,當個教孩童啟蒙的教書先生,糊口不成問題。 左小涵明顯不相信他會拋棄童生資格,跑過來當一個道士。 就算道士是鐵飯碗,且容許婚配,但哪有讀書人名聲好聽? 讀書人,被稱為士子階層,和統治階層是一個戰壕的,可以見官不跪(取得秀才功名后才可以),在大晉朝有諸多優惠,去青樓都不用排隊,搞不好還可以白嫖一次頭牌。 他會跑過來當一個道士? 擺明了這廝在吹牛逼。 不過這和左小涵沒什么關系。 吹牛逼嘛!屬于男人的天賦神通,吹一吹也不犯法。 第一輪文試馬上開始了。 照例是從第一排開始。 左小涵在下面聽了一會,只聽得昏昏欲睡,有一種在年會現場聽各部門經理向領導匯報年度工作業績的既視感。 不過他也聽出了一些東西。 越是那些三宮五觀的名門弟子,文試講解的道家理論越是正統,風格四平八穩,有很多名詞左小涵聽都沒聽過。 他穿越過來后繼承的身份就是清風觀端木秋的弟子,是自帶這個時空的部分記憶的。 若他沒聽過,代表端木秋之前壓根就沒教過他,連接觸都沒接觸到。 這就是名門正派和野雞道觀的差距。 底蘊啊隔了十萬八千里。 很快,就輪到第四排蒲團上的參賽者。 讓他吃驚的是,之前被他留意過的那位觀魚觀的邋遢道人講解的居然是《煉丹說》,這在《上清大洞真經》中也有粗略提及。 煉丹聽起來很高大上,和道家學術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實則是一個燒錢的大窟窿,且在沒有取得成績前需要不斷地前期投入(人力財力),且很長一段時間或者永遠都沒法取得回報。 難怪這個觀魚觀會將自己的道觀都燒掉了,也難怪會落魄至此。 別說一個野雞道觀了,便是三宮五觀這些所謂的名門正派,也沒有煉丹的底蘊,實在是個燒錢的大窟窿,投入不起啊。 比起糊口來,還不如算命技能好使。 “清風觀左小涵,輪到你了。” 現場的工作人員一聲招呼后,左小涵左右看了看,他算是排在倒數第幾位,經過半輪文斗后,前面的蒲團已經空出了好幾個位置,顯然是之前被淘汰了。 左小涵正了正衣冠,收回心中的雜念,朗朗說道:“我今天要講解的題目是如何經營一個道觀的香火。” “眾所周知,企業……哦不對,道觀是以香火(盈利)為目的的,若沒了香火來源,便只能倚靠朝廷供奉,久而久之連養活自己都難,如何濟世救人發展壯大?” “是故,如何經營一個道觀的香火,關系到一個道觀的生死存亡。” 他話音剛落,四周的人不動聲色的向他望了一眼。 香火是一個道觀的生存根本,這一點大家心里都如明鏡似的。 可這個時代都講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即便是想忽悠香火,大多都遮遮掩掩,以免有辱斯文,還從未有這般直白堂而皇之的當眾談論這件事情的。 頓時,短短幾句話,就將其他人的目光吸引過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