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北直隸水患治理的事情,朱祁鈺很早就提過了,但這么大一個工程,所需要的銀子是非常多的。 雖然朝廷補稅收了不少銀子回來,但用來治理北直隸水患是遠遠不夠的。 可江南豪紳跳了出來,給了朱祁鈺搞錢的目標。 這不,內(nèi)閣和六部都非常支持。 無論是內(nèi)閣首輔陳循、次輔高谷,還是六部尚書,都想搞出名留千古的功績。 特別是六部尚書中,除了兵部尚書于謙,其他人的年紀都大了。 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周忱、刑部尚書金濂以及工部尚書自己,都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再不搞大事,做出成績,那就只能高考好像,徹底遠離朝堂。 這也是瓊州設(shè)省,大家非常支持的原因。 流放之地,向來都是貧瘠之地。 把流放之地升格為一省,這是歷史性的開拓,也可以說是開疆擴土了。 畢竟瓊州設(shè)省后大明的版圖上多了一個省。 至于,以后的流放之地,遼東、貴州、廣西和云南都可以。 但瓊州設(shè)省的功績還是不夠大,不厚這么多人分。 而遼東設(shè)省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說不定他們這些人只是做好計劃,具體的執(zhí)行要其他人來進行了。 所以,北直隸水患治理就是擺在大家面前,最容易獲得功績,名留千古的機會。 不一定要徹底治理好,只需要做好計劃,并開始進行治理,把這個頭起了就行。 到時候立一塊碑,刻上他們所做的準備,后世之人就會記住他們的功勞。 石璞現(xiàn)在擔心的是,如此重任朱祁鈺可能會交給楊理來做。 楊理入京也有一段時間了,工部左右侍郎的試字可以去掉了。 到時候,楊理作為工部右侍郎,就會把這件事拿走。 石璞覺得,楊理還年輕,以后還有很多的機會。 另一邊,楊理看著手中的碎塊忍不住哈哈大笑。 “皇上保佑,終于成功了!” 水泥早就研制成功了,但光有水泥還不行,還要知道如何使用。 雖然皇上早就告訴過他方向,但具體如何還是需要慢慢嘗試。 楊理按照方子不斷試驗,終于在今天成功。 按照皇上要求,每次的煉制出來的粉末,都要用水攪拌,然后放入小木框中讓其凝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