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兩三年后,還有個海東。 “海西問題我等可以先放一邊,海西女真并沒有厲害的部落,他們的酋長也相對比較安分。 建州女真就不一樣了,就在土木堡之變爆發的當年,建州女真首領李滿住、董山等人就開始不斷竊掠邊境,導致遼東為之困弊。 雖然后來李滿柱和董山進京謝罪,但當時朝廷并沒有過多責罰他們。 永樂時期,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歸附朝廷,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 朝廷對建州女真非常好,明之惠于屬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為最厚。 后來,建州女真遷到蘇子河、婆豬江后,社會經濟更是得到了迅速發展。 農業的發展帶動了人口的迅速增長,有了一定的實力。 然后就開始不安分了,若是放任下去,將會成為第一個瓦剌,第二個也先。 鑒于此,我認為朝廷當徹底消滅建州女真。 至于治理,女真人沒了,朝廷就按遼東的方法治理就行了。” 于謙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把建州女真的危險徹底消除。 解決建州女真威脅的最好辦法就是徹底消滅他們。 留著建州女真人,總有一天他們會反叛大明。 “這樣不好吧,畢竟永樂二十年,前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釋家奴、莽哥不花等可是大明的邊臣。 曾率部眾隨永樂帝征蒙古,與韃靼、兀良哈結下了怨仇。 次年,蒙古進犯遼東,猛哥帖木兒被迫東返圖們江流域。 前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對大明是非常忠誠的。 也因此遭到了反叛首領楊木答兀的嫉恨。 宣德八年(1433)十月十九日,楊木答兀勾結探州(今敦化)嫌真兀狄哈,糾合七姓野人八百余。 襲擊明朝使者裴俊駐地一猛哥帖木兒住處。 猛哥帖木兒與長子管禿皆遇難,次子董山被俘虜,建州左衛遭受重創。 猛哥帖木兒為明朝盡忠而死的壯烈之舉被朝廷盛贊,為后來重新進入遼東奠定了基礎。” 石璞覺得于謙的想法不對,建州女真人不能殺光,特別是以董山為首的這一支。 畢竟人家父親和哥哥可是為大明而死的,朝廷不能對忠臣后入趕盡殺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