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石尚書的說這個問題確實要考慮。 如果沒有猛哥帖木兒和其長子管禿的事情,將建州女真趕盡殺絕沒問題。 朝廷一旦這樣做了,就會激起建州其他女真的強烈反抗。 唇亡齒寒之下,海西女真也會強烈反抗。 而且,這樣對大明的聲譽有損,以后誰還會主動投降歸順。” 金濂也覺得應該懷柔,這樣對大明的名聲不好,會落得一個殘暴的形象。 “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大明對女真實行的是羈縻管理,以夷制夷。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海東女真只是歸附了大明,并不是進入了大明版圖。 朝廷并沒有在這里派了一個官員,管理當地的還是女真部落的首領。 這樣的政策在過去適用,到了現在就不適用了。” 胡濙開口,于謙想的是為大明永絕后患。 他想的是皇上是如何想的。 皇上的目的是恢復大明對遼東之外的女真地盤進行切實的統治。 否則也不會想著要開發遼東,逐步蠶食建州和海西。 朱皇上最想要的遼河兩岸的土地, 遼河兩岸相對平坦,非常適合開墾耕種,只要有合適的種子和足夠的百姓。 按照皇上的意思,朝廷要把遼東打造成東北的糧倉,滿足未來東北地區的百姓生活所需。 在皇上的規劃中,大明有六個糧倉。 一個是中原之地河南,一個是海南,一個是琉球,一個是北直隸,一個是遼東,還有一個是安南、占城、真臘和暹羅等南洋諸國。 如今遼河兩岸的大部分土地在蒙古人手里。 但這次朝廷出兵草原,不僅是要消滅瓦剌,也要消滅東邊的兀良哈等部落。 第四路大軍就是要從遼東出發,將遼河周圍全部拿下。 但內閣六部提議打完草原立即打建州和海西,皇上同意了。 也就意味著皇上也不想等待了,要快速拿下建州和海西。 對于皇上和大臣們來說,拿下建州和海西就是開疆擴土,是不世之功。 “既然名義上不好做,何不想個辦法讓建州女真先打大明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