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大半年過去了,征稅大部隊終于回來了。 最先到達的是周忱和方瑛率領的隊伍,他們身后跟著一支浩浩蕩蕩的車隊,一眼望不到頭。 這些車輛連綿不絕地行駛著,仿佛一條巨龍蜿蜒前行。 按照周忱之前的匯報,這次出征的六支大軍是分別行動的。 這樣做是因為如果將所有軍隊混在一起行軍,很容易出現混亂和失控的情況。 因此,他們采取了分兵行動的策略,各自前往不同的方向。 這樣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軍隊,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 同時,這也展示了明朝政府對于稅收問題的重視以及對國家財政穩定的關注。 朱祁鈺派成敬和王誠在永定門迎接周忱和方瑛。 “咱家見過周大人,方將軍,周大人和方將軍一路辛苦了! 皇上命我們再次迎接周大人和方將軍凱旋歸來!” 成敬和王誠朝周忱和方瑛行禮,他們是朱祁鈺的親信,代表朱祁鈺。 “謝皇上恩典,有勞成公公和王公公了!” 周忱和方瑛回禮,皇上讓身邊的兩個得力太監來迎接他們,可謂是給足了他們面子。 雖然司禮監掌印還是興安,但興司禮監秉筆成敬才是皇上的心腹。 聽說皇上在淮安的時候,郕王府的大小事都是成敬在辦,長史幾乎成了擺設。 王誠則是一直伺候皇上身邊,形影不離。 對于皇上的心腹,他們得客氣。 隨后,隊伍就進了京城,一車又一車的金銀珠寶和糧食被搬入戶部的太倉。 周忱和方瑛把事情交代下去之后就跟著成敬和王誠進了宮。 這么大的事情,他們要盡早匯報,皇上還等著知曉具體的結果呢。 朱祁鈺在奉天殿接見了周忱和方瑛。 “臣周忱/方瑛參見皇上,皇上萬年!” 周忱和方瑛行禮問安。 “免禮,來人,給周愛卿和方愛卿賜座,看茶!” 朱祁鈺讓人給周忱和方瑛賜座,倒茶。 周忱年紀大了,已經72歲了,差不多該告老還鄉了,是歷史周忱已經在景泰三年(1453年)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