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有?!? 安念誠實的搖頭。 “我的職業規劃是當一名好醫生,畢業后會進入醫院上班。語詩只是我額外的投資?!? 她在心里想著,除了服裝之外,其實她還有藥品類的投資。 從目前的投資回報率來說,藥品顯然是她最大的收入來源,也是她能安心讀書、隨意花錢的最大支撐點。 錢東來眼睛微微睜大,不敢置信地看向她,又轉頭看看一旁坐著的于路遠。 “語詩一年有近百萬的營業額……你們竟然一點都……” 說著說著,他自己都笑了起來。 “你這樣挺好的,保持初心。那我也懶得拐彎抹角了,正好咱們四個都在這里,我把我的想法說一說。” 安念端起果汁喝了一口:“可以呀?!? 錢東來坐直身體,語氣認真。 “語詩現在已經在深城開了十家門店,時不時的就有人上門來問,能不能批發我們的衣服拿到別的城市去賣。 我想著,就咱們這么點人手,要是全國鋪開也管理不過來,要不就放開批發?” “呀!對!這幾個月我在店里碰到好幾次了,那些客人在店里轉一圈也不買東西,上來就問能不能拿貨。” 喬施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也想起這個情況。 “我當時還挺驚訝的。之前只知道咱們自己能開分店,要是有熟悉的人也能幫助他們開一開店。 就跟秀蓮姐那個服裝店一樣!還真的沒想過,可以和陌生人合作呢。” “嗯。這樣做有好處,也有壞處,是否要放開必須得到股東們的一致同意?!? 錢東來接著說道,“我把里面的利弊都給你們說說?!? 他用簡短的話語說清楚了其中的利弊。 利肯定是能賺到更多錢,也能把語詩這個品牌帶向全國。 弊端也非常明顯,陌生人批發他們的服裝去售賣,勢必會影響他們后續自己的專賣店擴張。并且對方人品如何,也未可知,會不會因為他們的操作導致語詩丟失一直以來的優質口碑。 安念沉思了一會兒。 “我們可以限制他們的拿貨量,等合作穩定了,再一點點放開?;蛘?,從一開始就讓他們支付全部貨款,這樣能減少我們的損失?!? 喬施和錢東來緩緩點頭:“這是個不錯的辦法。” “念念,我記得秀蓮姐那個店鋪的裝修,你有參與設計?” 于路遠突然開口問道。 安念微微點頭:“有?!? “如果是為了打響語詩的品牌,我覺得你們可以統一一下店面的設計風格。找專業人士設計幾個裝修方案,整體必須和語詩現有的店面元素保持一致。 每一個過來進貨開店的人都必須保證,自己的店面裝潢在你們提供的幾個裝修方案之內,這樣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門店的一致性,讓顧客一看見就知道這是語詩服裝?!? 他話音剛落下,在座的三個人就朝他投來了崇拜的目光。 “厲害呀,遠哥!你怎么會想到這么好的點子?” 錢東來驚喜地笑了起來,“來來來,我們碰一個!” 于路遠笑著和他碰了碰杯:“因為我是軍人,部隊里講究的就是一致性,很容易就想到這一點了。” “哈哈哈,那也要你善于總結呀?!? 一頓飯,語詩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就被定了下來,也奠定了語詩后面成為華國排名前十的女裝品牌的基石。 接下來一年,語詩的擴張速度遠超人們的想象,本來默默無聞的、來自深城的牌子開始深入人心,變成了稍微有點錢的女人就會買一套的國民品牌。 當然了,那是后話,此時的安念和于路遠還不知道語詩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巨額財富。 他們趕在于路遠假期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就告別了喬施二人,拖著行李箱踏上了公交車。 兩人拒絕了錢東來送他們去機場的提議,公交只坐了兩站就下了車。 找了個偏僻的角落,行李箱被安念收入空間內。 “念念,我已經跟劉老板約好了,直接去他的倉庫挑選?!? 昨天于路遠單獨去了一趟玉石市場,找了他們當時切出第一塊玉石的劉老板。 選擇劉老板,最大的原因是安念對他印象比較好,是個懂的“適可而止”的商人,能保持初心,在賭石這樣容易上頭的行業內,依舊只賺自己能賺的利潤。 玉石市場其他老板在背后說他的壞話,嘲笑他,劉老板卻一直淡定自若。 當然了,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劉老板擁有玉石市場最大的倉庫,因為近半年生意下滑,庫存量極大,能滿足安念的需求。 “好?!? 安念搭著他的手,上了三輪車。 深城最多的就是三輪車,基本上五公里以內都能到,碰上經驗豐富的師傅,還能帶著乘客抄小路,縮短距離。 半個小時后,兩人見到了劉老板。 七月里氣溫高,劉老板站在路邊等了挺久,額頭上已經布滿了細密的汗珠,見到他們立馬笑著迎了過來。 “來來來,先喝點水?!? 他給兩人各塞了一瓶水,等他們擰開喝了一口,這才笑著說道。 “你們想看哪種料子?我這兒還有和田玉和莫西沙的老坑種?!? “就看翡翠原石。”安念對其他的沒什么興趣,“我偏愛翡翠?!? 劉老板連連點頭:“好好好,那我就帶你們去看翡翠?!? 他之前費盡心思招待了陳錦榮等人,沒想到他們一窩蜂人竟然只買了一塊原石,在原石切垮了之后,還頭也不回地就跑了,甚至在市場里傳播他的原石質量太低的謠言。 這可把劉老板氣得夠嗆! 感情你賭石只能贏,不能輸唄?!以為自己是神仙呢?! 早知道是這樣的下場,劉老板絕對不可能巴巴地沖上去拍陳錦榮幾人的馬屁。 他邊往前走,邊想著,希望今天的兩位客人不要跟陳錦榮他們一樣奇葩。 不過他們都來第三次了,誠意應該是比陳錦榮要足的! 劉老板在心里給自己打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