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光荏苒,一晃又是十八個春秋。 此時已是1997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這十八年間,馮嬌嬌和安建軍感覺時間格外的快。 自從有了孩子之后,時間就像是按了快進(jìn)鍵一樣,匆匆流逝。 好像失去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沒失去。 這些年有悲傷,有快樂,有忙碌,也有親情友情。 唯一不變的,就是安建軍對馮嬌嬌的感情,依舊如剛開始那般,呵護(hù)有加。 這么多年,只要安建軍在家,他都堅持幫馮嬌嬌洗頭。 這好像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默契。 安建軍的目光,也始終如一,一直都在馮嬌嬌的身上。 這十八年里,他們夫妻二人相繼送走了雷老爺子,還有宋姥爺。 盡管在不舍,也要學(xué)會堅強(qiáng)。 他們走的時候,都是帶著笑意,這讓安建軍和馮嬌嬌很是欣慰。 安父和安母,以及雷嘯天和孟婉清,他們也都到了年紀(jì),跟著安建軍和馮嬌嬌一起生活。 馮嬌嬌買了一座五進(jìn)的大院子,那是舊時的王府。 后來那戶人家準(zhǔn)備出售,可是價格太高,大家都在猶豫,馮嬌嬌直接定了下來。 家里人口多,馮嬌嬌也深知這種院子可遇不可求,直接拿下,毫不猶豫。 這五進(jìn)的大院子,被馮嬌嬌稍加改造和修繕,住的更加舒服。 主體都沒有變化,大門的兩座石獅很是威武,屋頂環(huán)廊花園,都是精雕細(xì)琢,雕梁畫棟。 只是屋子里添置了一些現(xiàn)代設(shè)備,方便生活。 安大哥和安大嫂,在京城落腳后,選擇自己做個小買賣。 最后兩人決定,賣熟食。 夫妻倆一個老實肯干,一個能說會道,小生意也做得不錯。 主要是大哥不喜歡那種驚險刺激的生活,喜歡穩(wěn)當(dāng)一些的買賣。 馮嬌嬌給參謀了一番,讓夫妻二人學(xué)做熟食鹵味。 果然很是賺錢,夫妻倆靠著這個小店,將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都答對成家立業(yè),當(dāng)了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 安二哥和安二嫂,夫妻倆本來在鋼鐵廠干的好好的,聽說大哥和四弟都去了京城,二嫂覺得自家吃虧了,也想要去京城。 鋼鐵廠雖好,但是哪能跟京城比啊。 如今安二嫂有了兒子,自然要為兒子做打算。 家里既然有這么個能干的三叔三嬸,自然是能沾光就沾光。 安建軍也是可憐二哥的辛苦,一個人要養(yǎng)活這么一大家子,二哥家里本來孩子就多,生了四個女兒,后來又拼命生了一胎兒子,這五個孩子,再加上兩個大人,一家七口人,開銷可不小。 所以也將安二哥一家弄到了京城。 二哥白天上班,晚上自己擺個小攤做買賣,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這些年也過得不錯。 至少將五個兒女都拉扯大,除了小兒子,其他四個女兒都嫁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