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袁慶生留下,陳青峰接著趕赴現場這邊。 此時省廳的技術人員已經找到了爆炸的核心區(qū)。 “張隊長,你們看,這一塊就是一開始爆炸發(fā)生的位置,我們根據圖紙,還有現場建筑物的地基來推算,這邊應該是東邊的支撐墻體!” “你們推測具體情況是什么樣的!” “這個歹徒應該是把炸藥,放在了東邊墻體墻角的位置,然后爆炸的沖擊波,直接推倒了這面墻,緊接著建筑物的垮塌一下子帶倒了這一片!” 這是一棟二層的筒子樓,所以現場的技術人員請教了建筑專家之后,用兩本書做講解。 簡單的說啊,就是最外側的那間屋子,支撐的是墻體,墻體垮塌之后,因為多了。斜著向前的橫向的力,所以,后面的這些墻體也發(fā)生了位移,然后就導致整棟建筑產生了連鎖反應。 也就是說,初始炸藥的用量其實并不大。 但是造成的破壞很嚴重。 陳青峰認真地聆聽著。 然后找來了在這棟屋子里已經被救出來,沒有受到傷害的居民。 “那個位置,那個位置有個垃圾道,不過,前兩年老是鬧耗子,后來廠里就派人用磚頭水泥給封上了,要是有人把東西往這兒放,那還真看不著!” 垃圾通道什么的,陳青峰還真知道,以前有一些老的樓,學國外的標準,在樓體內部設置倒垃圾的位置,基本上就是像煙囪一樣的東西,放在建筑物的外邊,然后有一個鐵制的小門,打開之后,直接把垃圾倒進去,然后把門一關就行。 這種東西在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物上很常見,但是這幾年正在陸續(xù)淘汰,原因很簡單,國內的居民不會用塑料袋,起碼在這個時候不會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裹起來,因此,那些垃圾就這么散落在垃圾箱的范圍內,在這種情況下,那里簡直就是老鼠的天堂。 …… 因此現在很多地方都逐步改善,把這些垃圾通道都封了起來。 沒想到這一次,爆炸裝置的安放地點就是在這里。 陳青峰剛在這邊了解完情況,那邊袁慶生又打來了電話。 田曉薇已經趕到了安城這邊,陳青峰把田曉薇留給了袁慶生,讓他幫著袁慶生,在醫(yī)院那邊安撫傷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