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你管這叫創業?》
第(1/3)頁
2010年的“千團大戰”成為互聯網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它開啟了互聯網燒錢大戰的序幕。
從此之后,燒錢成了互聯網公司的重要競爭手段。
尤其是已經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巨頭最喜歡用“燒錢”的競爭方式。
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大公司的資金優勢,提高市場的準入門檻,用“以本傷人”的套路將中小玩家者擠出局。
而大型互聯網公司以外的競爭者要么早早賣身,投靠互聯網巨頭,要么出讓股份拼命的融資,拿著別人的錢來燒錢。
燒錢這種事無論是創業者還是互聯網大廠相關項目的員工,都是十分歡迎并且積極的。
原因嘛自然是有利可圖,這么多的錢撒下來,大家都有好處可以分潤。
公司高層和投資人知道嗎?
當然知道了,但是他們不在乎。
水至清則無魚,這種事根本避免不了。
況且他們也不關心錢的去向,他們只關心能不能得到想要的成果。
反正錢也不是他們的,公司的資金來自股市來的,投資人的資金是從金融機構獲得的。
只要項目能做出成績來,投入的錢會翻倍的賺回來。
即使虧了也不要緊,投資有風險嘛,虧了很正常,投資就是有虧有賺,反正不是自己的錢。
從“千團大戰”開始,互聯網就熱衷于燒錢,逐漸成了常用手段。
對于這一點,秦少言自然是早有心理準備,也準備好了資金。
不過這筆錢他沒打算全是自己出,哨兵科技出一部分,自己出一部分,剩下的就交給樂善好施的風投公司了。
這種事自然當然第一個通知合作許久的金主,IDG和紅杉。
在過去幾年,這兩家風投機構幾乎參與了秦少言所有的國內互聯網項目,跟著賺了不少錢。
兩邊合作相當的愉快,基本上秦少言提出的合作都會跟投,即使不投也會推薦其他的風投,而且還很給面子的來捧場,當個托。
不過秦少言很不喜歡其他的風投機構,一個個相當的沒有格局,只有資本的貪婪。
IDG的熊瀟歌和紅杉的鄭南接到秦少言的電話就滿口答應,聽說又有發財的新路子,他們還是很感興趣的。
“秦總你這兩年都沒什么動靜,肯定是在搞一個劃時代的創新項目吧。”熊瀟歌一進門就滿臉期待的問道。
鄭南也笑呵呵的,“現在誰不知道秦總是最懂互聯網的人,閉關兩年必然是驚世駭俗。”
秦少言笑瞇瞇的讓秘書端上茶點,“我這里確實有一個大項目,想問問兩位老總有沒有興趣投。”
“你秦總的項目我們紅杉一定支持。”鄭南率先表態,“你就說你要多少錢吧。”
熊瀟歌沉吟了兩秒問道:“什么是項目?”
秦少言也不兜圈子,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當然是團購了,眼下國內互聯網最火的就是團購了。”
鄭南和熊瀟歌愣住了,眼神中頗有些驚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