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程三喜-《為妾的自我修養》
第(2/3)頁
再后來,祝氏生了女兒,其實她也是松了口氣的。
她從來不去規訓自己的女兒,事實證明,她教的女兒,比任何一個姐妹都要優秀。
做皇后是她從來未想過的,那可是一國之母,肩上的擔子比侯府主母重了千鈞。
她離皇帝更近了,可離謝安,卻越遠了。
她依舊努力做一個無可指摘的皇后,平衡六宮,善待妃嬪,將后宮打理得如同從前的侯府內宅一般井井有條。
她得到了世間女子所能企及的極致尊榮,可心底那片空落落的涼,卻并未因身份的躍升而消散,反而愈發寂寥。
她從未與人訴說過。
她想,謝安總能看見皇后的好啊,皇后就是程三喜,程三喜就是她皇后啊。
她也看著宮里的嬪妃如她一樣,恪守宮規,眼光追隨著皇帝,不,她追隨的是謝安,因著他的一點關注便欣喜。
唯有祝妍,她依舊如在侯府時一樣,她也在乎他,可她還依然是她,她不會因為他的一時冷落,或是一點矛盾便失去自我,她總有法子取悅自己,也許有時候僅是一碗熱騰騰的湯,便能把她的煩惱吹散。
她從前會覺得,你怎么能這樣呢,萬一丈夫就此冷落了你去呢?
可事實證明,謝安心底就此有了她。
她從她身上學了許多,她學著不再執著于用絕對的“規矩”去框定一切,尤其是對兒女,她希望他們能活得比她自己更真實、更快樂一些。
甚至對太子,每每被官家訓斥寡歡時,她 私下里都說,若做太子不快樂,阿娘也贊同你不是這個太子。
顯然,太子因著這句話不再失落,她才徹底明白,做母親,更重要的是對子女的接納,她接納孩子的所有優缺點,這種無條件的支持,遠比任何規矩和訓誡,更能給予孩子面對風雨的勇氣。
她唯獨沒學會的,就是做她自己。
她不是不想,是不敢,也不能,也是,習慣了。
她習慣了端莊持重,習慣了母儀天下,也習慣了達到封后詔書里的每一個溢美之詞,那是她的準則。
兩個女兒出嫁都問了她同樣的問題,她們問她嫁了人如何與夫君相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