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本堂!-《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第(3/3)頁
胡惟庸連忙道:“啟稟陛下,核算的損耗,是一百二十萬貫?”
“這么多?咱回去自己算了一下大概,不應(yīng)該七八十萬就可以了嗎?再壓一壓讓各地自己負(fù)責(zé),咱想著五十萬就差不多了。”朱元璋詫異問道。
胡惟庸低著頭,“回稟圣上,還有官員去年的歲俸,各地衛(wèi)所一些士卒的歲俸也應(yīng)該補(bǔ)足……曹國公又來信,說是又有元兵犯邊……急需撫恤將士?!?
這些軍國大事,讓朱元璋也不禁皺起眉頭。
“看來還是洪武五年那一次,打得憋屈啊?!?
“這世上誰又是常勝將軍?魏國公已經(jīng)打得足夠好,只是可惜草原廣袤,元兵退入其中,便仿佛魚入大海。只奔襲,不正面迎戰(zhàn),著實麻煩……”
朱元璋點了點頭,“這些事情,以后再說……倒是那錢,確實得印發(fā),那就加兩百萬貫,爭取給將士們吃些好的,穿的也好些,來日再度北伐,咱一定要功成!”
胡惟庸連忙點頭,“有圣上籌謀,定能一舉挫敗北元,更何況,據(jù)上次北伐已經(jīng)五年,軍中將士也等的急啊。”
“哈哈……都是咱的好兒郎!”朱元璋大笑一聲,旋即想到什么又道:“那就公文上,印發(fā)五百萬貫,私下再印發(fā)兩百萬貫,總共七百萬貫!多印發(fā)點總是好的。”
“遵旨!”胡惟庸立刻點頭。
朱元璋隨口就加了兩百萬貫,有了寶鈔提舉司就是大氣,兩人也都認(rèn)為是理所當(dāng)然。
“行了,公事討論完了,那就起來吧!”
胡惟庸這才起身。
而朱元璋見此,這才道:“咱前幾日,給那寶鈔提舉司派了個人過去,你用著怎么樣?是不是很實誠?”
胡惟庸笑著點頭,“是足夠?qū)嵳\?!?
“嗯,咱寶鈔提舉司就要這樣的人,這才不會亂來嘛,規(guī)規(guī)矩矩的聽話多好……”朱元璋笑著點頭。
“可圣上……他怕是太規(guī)矩了?!焙┯褂杂种?,最后才說了出來。
“哦?你說說……”朱元璋似乎全然不知道這段日子,中書省發(fā)生的事。
胡惟庸立刻全盤說出,沒有絲毫隱瞞。
朱元璋聽聞后,也不禁一笑,“是得讓他吃吃苦頭,不過,那蘇貴淵咱在空印案上也接觸過,這讓他小子上國子學(xué),倒還真的是他的執(zhí)念了。”
“那你說,他會不會還去中書省找你?。俊?
“臣不知……”胡惟庸如實回答。
而朱元璋則是摸著下巴,就像是個熟人拉家常一樣。
“唉!說起這小子,咱又是一陣頭疼,要不是他,咱也不會搞這些麻煩事,平白無故的,又多出了這么些損耗。”
“咱現(xiàn)在都不知道,該怎么彌補(bǔ)!”
“還有咱那大孫……”說起朱雄英,朱元璋又是滿臉笑容。
“這孩子沒出去見過世道,整天窩在宮里面,冷不丁唉,遇見一個跟他差不多的同齡孩子,還沒有宮里的這些顧忌,那真是整天念叨,整天念叨……念叨得咱頭疼?!?
“就連皇子皇孫去的大本堂也不去上了,唉,非說要跟著去那什么國子學(xué),他才幾歲,這不胡鬧嗎?”
“咱這段日子,都沒敢回坤寧宮,就怕又遇到他念叨,咱真是怕了?!?
胡惟庸也是莞爾一笑,同時眼神微斂。
整個大明,現(xiàn)如今能讓這位霸道鐵血的陛下,露出如此無可奈何之意,卻又樂在其中的,怕是僅有那一位了。
“皇長孫天資聰穎,想來是能明白道理的。”胡惟庸也隨便聊著。
“說的是啊,咱也是這個意思。”
朱元璋說著說著,干脆從皇位上走了下來。
全然沒有大明君主的半點威嚴(yán)。
最后,索性來到胡惟庸面前。
“我聽說那小子,是去不了國子學(xué)了?”
胡惟庸低著頭,“他太小,還是再等等,磨練磨練?!?
“對對對,你說得對,是得磨煉磨煉……”
朱元璋笑著點了點頭,而后就這么看著胡惟庸。
居高臨下。
忽然,冷不丁的。
一道聲音脫口而出。
胡惟庸已經(jīng)是全身冷汗!
“那就去大本堂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