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朱元璋的叮囑-《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第(2/3)頁
蘇閑其實也是這么想的,按照當下的發展局勢來看……朱元璋對于胡惟庸還是非常信賴的,并沒有到一定要鏟除胡惟庸的程度,甚至不要說,廢除中書省,再度集中皇權的念頭了。
這其中,必定是有什么事情,改變……或者說堅定了的朱元璋那偶爾的浮念。
“總之,這中書省我總覺得不對勁,要是能想辦法遠離就好了。”
“不過現在怎么說都還早,我也的確該把重點放在格物院。”
蘇閑說是這么說,但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卻越發的強烈。
而對此,蘇貴淵也是慎重點頭,他非常清楚大明官場的兇險,劉漣的那個舉動,仔細一想,的確有些不要命。
……
雖然蘇閑想的是風雨飄搖。
然而接下來,整個國朝反倒國泰民安。
民間的熱議盡管形成了熱潮,但除了劉漣的事情之外,更多的卻是格物院的那個“神奇的銅球”。
格物院的新址,落在了上元縣,距離皇城不遠不近。但地方卻有些偏僻,是一樁已經破落的府宅。
此地雖是掛著皇長孫的名頭,但卻是朱元璋給蘇閑一個自己任意而為的地方。好了就是格物,不好就是玩笑……
然而蘇閑卻知道,靠著皇長孫名頭也不長久,格物院既然百無禁忌,蘇閑的第一步,先要讓其正式營業起來。
最起碼,要有賺錢的能力!
最近幾天,蘇閑每天去了大本堂之后,就來到這格物院里。
第一波已經上交的“答案”已經出現,但蘇閑打眼開了幾遍,從中篩選出五六個回答的差不多的,剩下的則全部放在一旁。
“為期一個月,只要有想法的,都可以將答案存放到格物院,我挑選出來之后,一月之后再通知。”
“是!”
挑完之后,蘇閑倒是想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起來。
盡管大本堂內,對這格物院感興趣的有很多,但是對于接下來如何去做,卻是一頭霧水,半點都摸不著頭腦。
蘇閑則還在考慮,怎么進行第一步。
賺錢的法子,他有很多,但怎么賺這第一筆,卻至關重要。
“小公子,咱們都忙活的差不多了,接下來該干啥?”
眼下來到這里的工匠,蘇閑數去,一二三四……只有六名。
這就是朱元璋給這格物院最基本的配置了。
將此地初步打理,大家現在,都是大眼瞪小眼起來。
目前的格物院說白了,就是一張白紙。
還能干什么,“先賺錢!”
蘇閑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
“先買一些香菇、蘑菇,蝦米之類的……”
大明目前的飯菜,能開菜館的都號稱各家都有各家的秘方,但蘇閑也嘗過,雖然好吃,但顯然沒到后世那么鮮美的程度。
百姓離不開衣食住行,話說自己此前怎么沒想過這些事情呢?
眼看著這格物院要開業了,他倒是得花費一些心思。
為首的工匠叫呂善,聞言有些錯愕,但也沒多問,很快就吩咐人。
蘇閑再寫下了一些流程,“那些香菇買回來之后,就按照這個辦法做……做好之后還是同樣先放著。”
“至于這方子,一年內,我不希望在外面看見……”
蘇閑提醒道,能被朱元璋派來的,顯然都知道規矩,而他們也恐怕是這個大明最為保守秘密的一批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