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0章 《鹽引論》-《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第(2/3)頁

    “可,縱有良策,卻不敵人心腐敗!”

    “鹽引制度一出,雖為朝廷戍邊之利。但朝有奸佞,民間亦有貪商,害我大明吏治不清,民間百姓太多地區(qū),無鹽可食,為鹽受累。鹽引制度,恐并未養(yǎng)出為國為民之公心。”

    “巨利之下,私心作祟,有人肥己營私,此類人該千刀萬剮!”

    黃恪手中毛筆一抖,但有了剛才的準備,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一、鹽,此為一國六千萬大明百姓之必需品,以一年一斤鹽,一分銀來算,六千萬百姓,便是六百萬兩白銀!可我大明百姓,一年一斤鹽如何能夠?以最少四五斤來算,便是兩千四百萬兩到三千萬兩白銀!”

    “如此巨利之下,豈能不生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此為我大明六千萬百姓內(nèi)心所求……”

    “故而鹽引制度,務(wù)必需要清廉。大明朝廷可曾每年清查?前往各地鹽場、行省、府州縣詳查?”

    黃恪心中一顫,更為驚恐。

    他忽然想到近期傳言,一直以來,蘇貴淵好像數(shù)次得罪胡相!

    誰都知道,鹽引制度是胡相的跟腳。

    這不是什么格物學(xué)的第四版面……

    這是宣戰(zhàn)書啊!

    越想黃恪越是內(nèi)心一顫,但他此刻是“秉筆”的,對!我只是拿筆的,這可不關(guān)我的事!

    “繼續(xù)寫……”

    蘇閑其實早在之前,就在內(nèi)心思考了許多遍,此刻也是毫不顧忌。

    “我大明如今鹽場,分別在山東、山西、南直隸、福州府、兩廣……等地均有鹽場,可分為礦鹽、湖鹽、海鹽……”

    “如山西運城所出之湖鹽,往邊境運輸方便,鹽引制度一出,此地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股大的商派――晉商!”

    “南直隸、兩廣地區(qū),水路方便運送,此地鹽場,依舊受商賈所鐘愛。但福州山地多,運輸不易,類似此地之鹽場,每年出產(chǎn)的鹽,卻無人運送,只能內(nèi)部消耗,故而,私鹽泛濫!”

    “商人運送糧草得鹽引,鹽之買賣,皆在商賈之手。天子所居之地,商販不敢大膽,故鹽價平常……可若是其它地方,鹽商所販賣之鹽,其價格我大明百姓能否接受?”

    “如若價貴,民間自然求它鹽,私鹽便再度泛濫!”

    “故而,鹽引制度,若繼續(xù)施行,此后恐出現(xiàn)如下可能。”

    “一、商販繼續(xù)抬高鹽價,鹽價增高,鹽引價值水漲船高,重利之下,各地鹽運使與鹽商難免勾結(jié)!”

    “此后鹽引,恐為貪官巨商所持,他們不運送糧草,反而將鹽引賣于其它商販,此類鹽引商販一出,大明真正運送糧草之商賈,反倒無利可圖,層層剝皮之下,鹽引制度能否繼續(xù)?”

    “二、民間百姓不再顧官鹽,因為私鹽泛濫,鹽政無稅之下,官府鹽政必然敗壞,此后鹽引制度,也名存實廢!”

    “三、鹽引初心,是為我大明邊鎮(zhèn)屯田,如若官商勾結(jié),此政一旦作廢,便失去原有初衷。屆時,誰還去為我大明邊境守卒運送糧草?誰還去漠北苦寒之地開墾土地?”

    “如若邊境糧草運送出錯,財政腐敗,累積大明國運之上!官商勾結(jié),如此循環(huán)!”

    “我大明鹽政,非是利國之策,實乃亡國之禍!”

    唰!

    最后一句話落下,黃恪徹底不敢動筆。

    他訥訥抬頭,眼神都有些茫然,分明是被嚇傻了。

    “寫啊!”

    黃恪沒有動靜。

    “我來!”

    蘇閑見此,有些懊惱,反正這最后是要印刷的,到時候活字印刷,也是用的木板刻字。

    自己這字只要能看清就行。

    剎那間,“亡國之禍!”四個大字,與眾不同!

    寫完之后,蘇閑才把筆丟給黃恪。

    后者接過,卻是嚇得雙腿顫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