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71章 《四民稅收論》-《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第(1/3)頁

    由于上次已經在朱元璋面前,談及過四民。

    戶籍問題,關系國祚穩定。

    幾乎是當下大明基層,以及一切體系運轉的根本,是包括當下,乃至此前數千年的“觀念固化”,蘇閑當然不傻,繼續重談老路。

    但是。

    從《鹽引論》,到《四民稅收論》,卻幾乎是一條線上的。

    即為財政!

    而由于此前,蘇閑在宮中已經談及過,所以與朱元璋之間,已經達成了某種訊號。

    政令上通!

    而此次,便是下達面向民間,更像是“放出風向”。

    所以這一切都有跡可循。

    然而……

    當《四民稅收輪》五個大字,出現在黃恪、賈賢兩人面前時,兩人只覺得腦海一陣暈眩,先是驚怖和慌亂,再是的癲狂和驚喜!

    驚恐的是,胡相如今坐大,這些傳出去,勢必又會是活靶子,在蘇家父子已經“栽倒”在前,再繼續如此,就是自找死路!

    可格物院上次的《鹽引論》,已經讓國朝局面大變,現如今各地鹽場的積分制已經開始施行,如果仔細發現,近期京城的鹽價都開始降了。

    再者,格物院有“百無禁忌”的四字皇命,從上次他們就發現,他們根本不用怕這些。

    更不要說如今皇長孫和一眾勛貴子嗣,和格物院聯系的越發緊密,真要是出問題,個子高的也在前面頂著。

    而好處就顯而易見了。

    之前的鹽引論,已經讓好些學子進入官場,走了捷徑。

    而這一次,可是四民稅收啊,又不知多少人能進入其中?

    兩人心思閃動間,各種思緒都已經彌漫在腦海,平心而論,這個時候不去勸阻蘇閑是最好的。

    就看著對方在前面沖。

    但黃恪還是下意識道:“我說小少爺啊!這個時候您就應該安靜下來,隨便換一個不就行了。”

    “剛剛脫離險境,要是再進入國朝視野……”

    他話還沒說完。

    卻見蘇閑的筆墨已經落下。

    【稅收,國之命脈也。】

    【士農工商,稱之四民,我大明再細分戶籍,本意是讓天下迅速安定,撫慰民心,恢復生產,國祚強盛。】

    【然,國有外敵,內有匪患,百姓鄰里也有糾葛。我大明遂設立衛所,守土安邦;選拔賢臣、治理天下;培養人才,經世濟用。另,賑災撫恤、修橋鋪路……此全都需要天下百姓共為一心!】

    【可萬民有萬民之心,天地萬物,皆有私心。】

    【心不能大同,力卻可驅用。】

    【分封之前,傳聞古之部落,有圣賢降臨,燧人氏取火,神農氏嘗百草,五帝皆大圣,啟智傳藝,我炎黃一脈自此而盛。】

    【分封之時,古之王國貴族,驅使奴仆為己所用,開墾荒田、種植糧食、修筑河道、耕戰四野,一人如此,祖祖輩輩皆如此,若非有名有姓之人,只能淪為無名無姓之奴仆!】

    【圣賢教化,流轉于貴族之手,禮樂之說,傳頌于錦衣之家!雖同為人,卻天地懸殊,人若無姓名,與草木何異?】

    【自大秦啟用軍功爵位制度,天下百姓皆以沙場征戰,人頭換大功,憑此一躍而起,改換命格,跨越階層!此為武脈!】

    【而后時代變遷,造紙、印刷兩術興起,圣賢所學傳于民家,隋唐開科舉,貧寒子弟也可登堂入室,此為文脈!】

    【一國之力,文武皆為兩大支柱,武道佑民、文教興世。】

    【凡天下百姓,理應可根據自身意愿,從文從武,如先祖披荊斬棘,建功立業,開傳世之家!】

    【可此類人終究鳳毛麟角,天下萬民,大都樸實無華、平平無奇,然雖如此,但一國之基石,卻正是萬民之力。】

    【自秦一統后,雖無奴役,天下百姓皆有姓名,兩漢三國,隋唐兩宋,選用天下萬民之力,卻仍然在于兩字――賦役!】

    經過這兩年多的練習,現在的蘇閑的字跡也好看了很多。

    而一旁的黃恪,對于自己的念頭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他的思緒,卻早已經被這通俗易懂的話,給驚得陷入沉默。

    他們聽得沒錯,猜的也沒錯。

    蘇閑真的是在直指賦役!

    可是,這段話他越想越是心中發毛,其中幾乎已經透漏了些許本質――并未從他們讀圣賢書的角度,去信奉先秦之前的禮教。

    反而,從他們從沒有思考過的角度,引人深思。

    最直觀的便是:人無姓名,與草木何異?

    如此簡單的一句話,卻似乎在闡述當時,諸侯國的各個貴族之間,將各自的黎民百姓并未看做同等的“人”!

    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