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問到一半又不知問什么,哎,人活著就好。看模樣就知吃了不少苦。 “先讓大哥去洗漱吧。” 孟鈺被孟宸嚎的頭疼,見一時半會也問不出什么,還是先去洗干凈吧。 怪臟的…… “聽三郎的,去洗洗吧,一會再說。”孟老頭也發話了。 孟宸一步三回頭被帶下去洗漱。 等再回到正廳已是半個多時辰。實在是他身上太臟,廢了不少功夫戳洗。 “說說吧,到底怎么回事。” 看著近三年未見的大孫子,孟老頭心情復雜,怪他拎不清,愚孝,可孫子孝順娘,他又不能多說什么。 一筆糊涂賬! 看著一屋子的親人,孟宸胸口酸澀,眼眶不自覺又紅了,他終于再次見到家人了。 尤其看到妻兒安好,他更是激動的想上前抱抱兒子,可看著妻子疏離的模樣,他又膽怯忐忑,終究是他做錯了。 穩了穩情緒,孟宸娓娓道來。 當初他執意要留下陪著娘,哪怕知道娘是什么人也無悔,甚至不為妻兒以后打算,只一意孤行要盡孝。 起初他娘為著剛分到的田產,也是對孟宸這個大兒子慈眉善目了幾日。 可也就幾日。 沒有公婆束縛,當家作主的她就愈發肆無忌憚,見天的往娘家跑。 甚至賣了分到的田地給娘家侄子娶媳婦,田地是賣了,正當她想打房子主意時,青州府亂了。 她顧不得回家通知兒子,撒腿就跑去娘家求助,卻在拿不出錢財時被娘家嫌棄給扔在了半路。 一個農婦,逃難路上,無錢無糧,下場可想而知。 而被娘拋下的孟宸,下場也甚是凄慘。 趁亂逃亡,又不知往哪逃,還得四處尋娘的蹤跡,最后躲躲藏藏徒步走去燕州。 身無分文,糧食也不多。 孟宸一路的艱辛可想而知,被抓去黑窯干苦工,被人打罵,餓了啥都吃,渴了就喝溝渠里的污水。 有時他也會為了幾個銅板去扛貨物。 走走停停歇歇,好不容易走到燕州打聽到孟家消息,又得知人已經舉族遷徙回祖地。 孟宸絕望的癱在城門口,如孩童般嚎哭一場,可哭過后,還是得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重新啟程。 然后他又把之前吃的苦重新吃了一遍,拿著個破碗,拄著不知從哪掰的樹杈,一路乞討走回青州。 有車代步尚且兩月有余,沒吃沒喝沒衣物御寒,就這么徒步來回于青燕兩地。 其中的艱辛困苦可想而知。 以前的精壯小伙早已被風霜折磨的皮包骨頭,甚至比現在的孟大伯都顯蒼老疲態。 聽完孟宸的經歷,屋里氣氛沉悶。 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吃盡苦頭的孟宸,畢竟這條路當初是他自己選擇要走。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孟老頭打破沉默開口。 大孫子當初逃難執意不走,已經被分出去,不能就這么又合在一起不清不楚,畢竟家里現在是三郎養著。 雖不缺他一口飯吃,總得把丑話說前頭。 “我,我想回家。” 孟宸支支吾吾,底氣不足,他現在身無分文,只能尋求家人庇佑。 孟大伯自然是希望兒子留在家里,孟昊這個親弟弟也沒意見。 孟鈺沉默不語,孟平夫妻見兒子不語,也低頭保持沉默。孟弘自然也看親哥反應。 至于三房,見孟鈺一房不說話也跟著低頭不吭聲。 雖然大侄子可憐,但家中誰做主他們還是清楚的,還是別多話了。 李婆子也心疼孫子,可看屋中眾人反應,她也說不出再合在一起的話。 自古分家就沒有再合在一起的說法。 大孫子可憐是可憐,在家住段時間也無妨,可總得為以后的生計做打算。 孟老頭環視一圈,把家里人的反應看在眼里,尤其注意的是孟鈺反應。 看來乖孫不想和在一起啊…… “三郎,這幾日就讓大朗在家里住下,等養好身體,看能不能在作坊給他安排個活干,這樣他以后也能自食其力。 “至于以后……你看?”孟老頭還是想征詢孟鈺意見。 他本就最看重孟鈺這個孫子,現在家里家外也都是靠著孟鈺起家,心眼就更偏了。 家中現在日子過的順心,總不能為了個分出去的大孫子,讓最寶貝的孫子不痛快。 孟鈺沒正面回答爺爺問題,而是看向大伯:“大伯,您覺著呢?” 孟大伯被問的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道:“三郎,你大哥也接受教訓了,不如,不如就讓他回來?” “如果大哥的娘也找來呢?”孟鈺早料到大伯會這么回答,唇角劃過一絲冷笑。 “應該不會吧……”孟大伯不確定了: “三郎,就當大伯求你,就讓你大哥回來吧,以后大伯多干點活,少吃點,一定不給家里添負擔。” 大伯還真是天真。 孟鈺不介意收留孟宸,畢竟家里真不缺一口吃的,他只是討厭麻煩。 分家就是分家,哪有再和的道理,何況等爺奶不在,他也是要跟大房三房分家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