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由趙宋官家冊封,授高坎為河北王,統領河北之地一切軍政之事,準他領兵與金人死戰到底。 冊封的詔書本來應該在汴梁城破之后幾日便到高坎手上。 但是因為當時高坎按先前授命,應該在真定府,所以負責傳詔書的人先前往了真定府。 到了那邊之后,才知道高坎已經領著大軍南下勤王,到了大名府,于是又轉來大名府。 如此周轉一大圈耽擱了不少時日,高坎才在半個月之后拿到詔書。 而這個時候,趙宋官家宗親血脈已經叫金人給屠殺得差不多了,僅存的一些,也都是流落南方的一些旁系遠親。 南方諸地手握軍權的那些人,在這半月之內,接連便扶持起了十幾個打著趙宋官家名號的即位著來,按照各自手上控制的地盤,將目前還沒有淪陷的,大宋南邊的土地分裂成了十幾塊。 那些暫且先不管,高坎有了這一道詔令,作為河北王,至少在大義上他便有了統領招募整個河北東西兩路所有宋人子民兵馬的權利。 金人肆虐,殘殺大宋子民,叫無數人憤恨不已。 高坎便借著這個時機,連帶已故的兩位趙宋官家圣人詔令一起,下發了第一道王令檄文,命凡是河北之地的大宋子民,兵卒,皆往大名府來投效。 至于第二條消息,則是從北邊來的。 燕青自從奉了高坎之命,深入金人之地之后,一直潛伏在北方。 就在金軍大舉南下,已經破了大宋之后,北邊的西夏突然有了動作,合十萬大軍攻金國,連戰連捷,已經下了百余城。 燕云十六有一半的地盤,如今已經歸了西夏。 而北邊留守的金軍人馬,也已經全部匯聚,北上去抵御西夏大軍去了。 高坎敏銳的捕捉到了第二個消息帶來的可乘之機,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命曹琦和林沖為左右兩路大軍主帥。 各自領兩萬兵馬,從大名府發出,一路往恩州東進,收復失地,收攏宋軍殘部。 一路往洺州北上,往真定府。 兩路兵馬最終在廣信軍軍鎮合軍,在回師南下,將河北兩路之地大致收復之后,大軍再回到大名府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