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前夜,有風雪自北而來。 前一天晚上,外出探尋消息的俠士將斷水涯被攻破的消息帶回,使得落葉集內一片驚呼,過得片刻后很快安定。 都是在刀口上舔慣了血、與秦軍周旋了多年的老江湖,定力二字,早已刻進骨子里。甚至有些人從一開始,就沒對西路抱有多大指望。 墨家那區區三萬之眾,想擋住燕寒川那頭下山猛虎的鐵蹄洪流,無異于螳臂當車。 如今機關城破的消息傳來,對這部分人而言,不過是靴子落地,該來的,終究是來了。 這天夜里,落葉集真正能主事的,是武林正道聯盟的一撥人。 而這撥人里,最有分量的,是點蒼劍派。 自從南天劍門滿門上下被那個叫顧鐵心的魔頭屠戮殆盡后,江湖上劍道第一的座椅空懸,點蒼派順理成章地坐了上去,身份地位自是水漲船高。 然而,江湖是江湖,朝廷是朝廷。即便點蒼投身反秦,與墨家、與各大江湖勢力結成所謂的正道聯盟,可真要說哪個門派敢在秦國境內公然扯旗造反,那是沒有的,一個都沒有。 此刻聚集在落葉集里的人,論出身,哪個不是名門大派,可當他們選擇站在這里的那一刻起,那些曾經的師門,便早已將他們的名字從弟子名錄上劃去,撇清了一切干系。 江湖還是那個江湖,他們卻成了無根的浮萍,誰都怕被秦國朝廷那架無情的大車碾過,惹禍上身。 可若真要說一句門派無情,卻也未必,這世上的事,尤其是江湖上的事,盤根錯節,內里的門道,遠非表面那般簡單。 嘴上說著逐出山門,背地里,那些門派高層卻從未斷了支持。 他們暗中揀選出門內最有風骨、最有擔當的弟子,送往這苦寒的北部戰場,為風雨飄搖的魏國,為這星星之火的反秦聯盟,添一把柴,加一塊瓦。 這群人,師出無名,卻背負著比名聲更沉重的東西。 他們是一粒粒火種,被拋入這極寒的北地,注定要燃燒自己的性命,只為在那無邊無際的黑暗中,燎原出一點點微光。 今夜聚集論事,主要目標,就是如何阻撓秦軍北上的步伐。 他們存在的意義,除了作為干擾,剩余價值,就是用來吸引秦軍視線,武林正道聯盟的一部分人,并不直接參與在守城戰之中,而是在外奔波,于刀尖之上與秦軍周旋,以獲取最為前線的第一手戰報。 集結縣城內所有人員商討的集合點,是在落葉集中心的縣衙大院里,原本是朝廷自己的地方,秦軍打來的時候,這里的文官基本上跑的跑,散的散,直接沒了人影,這才被江湖人接管下來。 顧祖成仔細叮囑完兩個兒子,大門口便傳來了聯盟中人催促的聲音,他不敢耽擱,攏了攏衣衫,再次走入風雪。 來到破敗的縣衙外,周邊全是滿身殺氣的江湖俠客,刀手,各門派子弟,一股殺氣迎面而來。 當顧祖成踏上石階時,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雙腿在微微發抖,他低下頭,借著夜色的掩護,默不作聲地混在其他商戶中間,一同走了進去。 衙堂被拆得七七八八,早就沒了衙門的樣子,四周掛了很多厚實的破布,直直垂下用來阻擋四面侵襲的寒風。 眼看冬日就要來臨,保暖工作,這時候也在落葉集里展開,每個人都是十分忙碌的。 顧祖成進去的時候,幾乎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面進了衙堂,人數才減少很多,能見到其他眼熟的商戶。 畢竟能在里頭議事的,在落葉集里都是有自己勢力與人手的存在,不存在什么獨自為戰的孤獨英雄。 因為這種人一般在開戰前就死了,江湖上從來不缺一腔熱血的獨行俠,缺的是能給他們立墳頭的人。 坐在首位的是名女子,她名叫沈傾鴻,年紀三十左右,身姿挺拔如松。 點蒼劍派內門大弟子,練得一門外家劍術,斬鐵流六品小宗師境界,是整個落葉集內武功最高之人。 自武林正道聯盟成立至今,已過了五個年頭,五年前,她也只是個剛奉師命、脫離點蒼身份下山,投身北地戰事的一名普通江湖女子。 而今,作為此地據點的主心骨,她肩上扛著的,早已不是一個劍客的恩怨,而是這上千人的生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