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文武百官在這個時候看似是無比的低調,一個個的都是不言不語、一副知錯認錯的樣子,朱允熥一點都不覺得有什么好奇怪。 主要就是一旦有什么事情,一旦是有著什么大案要爆發了,在事情還沒有絕對牽扯到自己身上的時候,百官的態度就是如此。 朱允熥也不再多施壓,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商議、有些事情還需要拿出決定,這個時候自然也就意味著果斷一點了。 “都起來吧。”朱允熥再次開口了,直接說道,“現在在這跪著也沒用,好好想想這些事情該如何處置,這才是要緊事。” 文武百官自然先是謝恩,這才緩緩起身,不少人心里好像也是心里壓力稍微小了一些。 既然陛下都已經是讓他們起身了,語氣也沒有那么嚴肅了,這自然就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好的信號了。 朱允熥看向暴昭,問道,“你是刑部尚書,你覺得這一次的案子當如何處置?” 暴昭謹慎的回答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太大,當以朝廷衙門前去審查,查明案情后再做處置。” 不是暴昭性子慢,而是作為刑部尚書,他知道這樣的事情必須要慎重。不只是要擔心出現冤假錯案,同樣也需要擔心急躁行事導致事態開始失控。 畢竟市舶司、海貿是皇帝在親自抓的案子,這本身來說就是大事。這么個大權在握的皇帝要是果決處置,說不定很多人稀里糊涂的就沒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自然是害怕了,此前的紅倉案才算是基本上塵埃落定,那也算得上是一樁大案,也是一樁貪腐的案子。 不過很多官員還算慶幸,因為這個案子主要牽扯的是士子、是地方的士紳,以及一些中低級別的官員,所以對于一些人來說也不算是太大的事情。 而這一次的案子就不一樣了,牽扯的衙門實在太多,案情也確實比較大,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抱有僥幸。 朱允熥就繼續追問,“既然說查案,那你說該是哪些人去查?現在這么多衙門牽涉其中,不會是還沒退朝,那邊就收拾好了手尾吧?” 這一下百官們就開始齊齊下跪了,要么是知錯、要么是不敢,總之就是在這個時候態度一定要無比的明確。 朱允熥對此也是見怪不怪了,這就是高度集中皇權帶來的表現,一代代王朝在不斷集中皇權之后,百官上朝的規矩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 暴昭也不多猶豫,他知道自己躲不掉,“陛下,臣以為雖有中樞衙門牽涉其中,但是并非各部官員皆在此事中有所牽涉。” 這話引起了滿朝文武的共鳴,別管私下里是不是要嚴肅的追查身邊人等等,不過在朝堂上的時候就需要表現出自己和這件案子沒有任何的關系。 確保自己沒事,如果是真的沒事自然是最好了,到時候就不用擔心是牽涉到自己。 如果和自己有關系,現在抓緊時間先摘出來,然后再去想辦法抓緊補救,這也是一個選擇。 朱允熥看向暴昭,繼續問道,“那你以為這一次案子,該從何查起?” 暴昭想都不想的回答,“陛下,臣以為當以三法司派遣官員徹查此案,臣以為此案關系重大,當以各部次官前往太倉。” 滿朝文武再次表示認可,態度得表明啊,而且這個案子確實是太嚴重了,這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有著一些重量級的官員親自趕往太倉去查案。 侍郎這就是位高權重了,到了地方就算是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只不過這樣的身份也基本上可以擋住一些官場上的壓力等。 “這還不夠!”朱允熥直白說道,“朕現在都有些不敢信有些人了,短短幾個月,接連出現如此之大的貪腐之事,你們要朕如何去想?” 百官自然是再次跪下請罪,一個個的也都是開始緊張起來了,這就是他們現在最為擔心的事情之一了。 雖然皇帝的話非常不客氣,可是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兩樁貪腐案,皇帝要是不多想那才是最為奇怪的事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