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得罰-《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第(3/3)頁
他也不會反對朝貢體系的建立,但是絕對不會是拿著大明的金銀珠寶去換別人不值錢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大明帶出去的是貨物,換回來的是黃金、白銀,是銅塊等等,而不是說像歷史上那樣用銅錢去買番國的東西。
郁新自然也明白朱允熥的擔(dān)心,還是非常自信的說道,“回陛下,臣以為若是沒有太大變故,國庫倒也能支撐。”
夏原吉忽然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宗室諸王參與其中,必然會有責(zé)罰。”
太上皇已經(jīng)下令要讓卷入其中的幾位藩王給個說法了,那么后續(xù)會追加一些責(zé)罰等,這也不用覺得有什么好奇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朱允熥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宗室諸王的供用等該罰還是要罰,這件事情決不能只是申飭一次也就算了。”
只是罵一頓可不行,如果真的只是罵一頓,朱允熥可以保證他的叔叔們還敢再犯類似的錯誤,他們的心里會慢慢的失去一些敬畏感。
畢竟看似只要是不謀反,大錯小錯都是申飭一番而已,這根本就沒有什么實際的影響。
就算是此前朱樉、朱橚,包括朱守謙回鳳陽老家種田,可是王位依然是給留著,回去反省之后還是可以回藩,這自然就讓人更加有恃無恐了。
夏原吉就繼續(xù)補充說道,“此前宗室考評之時,確實有一些親王府所得供用未滿,只是我大明宗室諸王依然富庶。”
這話也沒問題,宗室考評歸考評,小錯稍微扣點供用,但是這些宗室藩王依然可以活的非常滋潤,這就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了。
朱允熥連連點頭說道,“這么說來也是,雖說有些宗室只有小錯、并無大過,也看不出來什么。”
夏原吉就連忙補充說道,“陛下,若是秦王等牽扯太深,臣以為所得供用最多只能保證王府日常開支。”
“那我二叔可就有好日子過了!”朱允熥不無調(diào)侃的說道,“他大興土木、錦衣玉食慣了,真要是給他的供用只能管衣食,他肯定要鬧。”
夏原吉則堅定的說道,“朝廷有律法,宗室也該遵循。若是此事還是輕易饒過秦王等,只怕是對以后不太好。”
郁新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也是連忙在給夏原吉使眼色,因為這些話要是傳到了太上皇的耳朵里,必然是落的一個挑撥宗室親情的罪名。
而且以當(dāng)今天子的過往表現(xiàn),對宗室雖然不如太上皇那么寬宥,但是總體上也是溫和的態(tài)度。
朱允熥不置可否,“這件事情朕知道了,你記得不要再提。”
不只是夏原吉松了口氣,就連郁新也是跟著松了口氣,陛下顯然是沒有因為這個提議而怪罪。
宗室該管的時候肯定要管、該罰的時候肯定也是會罰,這一點朱允熥也非常清楚。他不會一味厚待宗室,也不會對宗室完全限制。
掌握好其中的分寸,這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這倒不是說老朱在或者不在,而是宗室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強大的利益集團,不得不考慮這些事情。
還是先將船隊的事情給弄清楚吧,這一次的案情很快也就是要水落石出了,到底牽涉了多少人,也很快就可以心中有數(shù)了。
至于如何處置,朱允熥自然是心里清楚,完全不用急。
禮部尚書陳迪來到了武英殿,這一次匯報的事情就不是船隊貪腐的事情了,而是這一次出海的隨行使者的情況。
搞外交么,朱允熥對于東南亞還是比較好奇和熱情的,現(xiàn)在也需要建立一些更多的外交聯(lián)系,畢竟那邊現(xiàn)在也熱鬧的厲害,好像不少地方都在打仗。
既然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大明自然也就有必要知道周邊的一些情形了,這對未來的發(fā)展說不定也有好處。
認(rèn)真聽著匯報,仔細(xì)的詢問了一些細(xì)節(jié),朱允熥心里安穩(wěn),還好禮部沒出太大的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