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各有志-《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第(1/3)頁
朱允熥和老朱看似吵的利害,似乎是在一些政見上有些意見相左,但是這也沒什么,大家吵歸吵,還是講道理的。
最主要的是只要說服了對方,那么在政策上就會有著一致性,不會是皇帝下了旨意,太上皇立刻就下旨改回來。
這也不是今天才會出現的局面,在朱允熥作為太孫監國理政的時候就是這樣。私下里再怎么吵都不要緊,到了朝堂上政策就是一致的。
吵完之后,老朱精神還是不錯,“文垚,到祖祖這來。”
朱文垚開開心心的坐在老朱的腿上,指著飯菜。老朱自然是二話不說的開始夾菜、喂飯,非常享受照顧著小重孫的樂趣。
雖然朱允熥和徐妙錦有些擔心老朱慣孩子慣的厲害,可是這時候還是什么都別說,這就是屬于老人的天倫之樂、含飴弄孫,也是因為說了實際上也沒什么用。
吃飽喝足準備打道回府,徐妙錦路上說道,“陛下,今日該去妹妹們那里了。”
朱允熥愣了一下,隨即說道,“行,我就去其他地方歇歇。張福生,去安排一下。”
雖然做不到絕對的公平等等,不過朱允熥還算是雨露均沾。這大概也是因為他的妃嬪比較少,現在妃嬪才三人,所以還算是忙的過來。
至于徐妙錦總是勸著朱允熥去其他妃嬪那里,這也是沒什么問題。她可是皇后,自然也是需要大度,要維系好后宮的一些安穩等等。
這樣才是對一個賢后的要求,這樣也確實可以增加她的威望、聲譽等,在如今這個年代,也應該如此。
忙完事的朱允熥早睡早起,也需要早早的就開始準備上朝,他也越發覺得自己現在有些成為政治生物了。
只是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實在是事情太多了,既然承擔起來了這個責任,就需要將事情給做好,成為皇帝指點江山,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內閣,遲早要想辦法將內閣給弄出來。”朱允熥暗自下狠心,“內閣該限制也要限制,內閣和軍機處各有優劣,這都要考慮。”
這些事情也算是朱允熥考慮許久的,也是在不斷的規劃等等,甚至有些事情可謂是初具雛形了。
其他的暫且不說,現如今讓道衍和姚廣孝這兩個大學士幾乎是常駐在武英殿,讓他們經手的奏章也不算少,這就算得上是一些雛形。
只是在外人眼里看起來,這兩人更像是皇帝的‘秘書’,是在打雜等等,不過這顯然也是小看了他們的能力,以及朱允熥的決心等。
在政策上的一些事情,道衍出力不少。而在財政方面的事情,夏原吉自然也是有不俗的能力,他們都可以幫很多忙。
不過這還不夠,朱允熥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穩定起來內閣,在給他們一定權力的時候也要有所限制,而不是說直接將皇權給徹底的限制住。
畢竟不管是明清,到了中后期都出現了皇帝的權力被限制嚴重的情況,架空皇帝對于一些人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種追求了。
這個事情也算是有利有弊,好處自然就是一群有能力的臣子參與國政,到時候即使是出現了昏君等,江山社稷也不至于出現太大的變故。
可是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容易就引起黨爭,到時候一旦出現內憂外患,必然就是江山傾覆,那就不算是什么好事情了。
雖說王朝興衰等等也是歷史的必然性,不過能盡可能的延續國祚,那肯定還是希望能夠延續國祚。
在升殿后百官行禮,隨即自然也是進入到了正常的奏事環節,基本上也是沒有什么意外,大多數的情況也都是在大家的預期之中。
稍微有些特殊的就是禮部尚書陳迪上奏了隨船隊出使海外番國的使節名錄等,朱允熥自然也當堂批準,這都是提前商定好的事情,這是明發諭旨而已。
船隊出海的事情雖然出現了小小的波動,但是大家也都明白這就是勢不可擋的事情,眼看著船隊就要出航了。
等到朱允熥剛回到武英殿,張福生就說道,“陛下,開國公求見。”
看到朱允熥點頭后,張福生立刻去傳旨,有些垂頭喪氣的常升就進了武英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