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向前看-《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第(2/3)頁
聽到朱允熥這么說,傅友德等人也沉默下來了,因為他們也都認為這是一個看似不錯的選擇。
早些年司倫法叛亂的時候就是被沐英鎮(zhèn)壓了,而沐春作為沐英的長子,自小就是在軍中,也是戰(zhàn)功卓著的年輕將領(lǐng)。
他現(xiàn)在坐鎮(zhèn)云南,對于云南的情況很了解,對于麓川的各股勢力也都非常的熟悉。
沐春本來就是云南的總兵官,現(xiàn)在再調(diào)集四川、貴州的兵馬,其實完全足夠了,用不著從湖廣之地千里迢迢的去調(diào)兵。
有著沐春坐鎮(zhèn),基本上也就夠了。而且朱允熥很明顯想要控制戰(zhàn)事規(guī)模,那自然也就不用調(diào)動更多的兵馬了。
真要是出動了傅友德、藍玉等人,這些人想的可能就不是鎮(zhèn)壓麓川的內(nèi)亂了,而是徹徹底底的將麓川給滅掉。
朱允熥也無奈的開口說道,“你們想來也知道水師即將出航,這也帶著大量的將士。”
藍玉就再試著努力爭取一下,“陛下,臣以為出海歸出海,并不會牽涉太多兵馬。我大明兵強馬壯,完全可以征調(diào)大軍。”
這也是藍玉的心里話,麓川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雖然現(xiàn)在水師確實帶走了不少兵馬,但是兵力緊缺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真的要是打起來大仗,現(xiàn)在的大明可以輕易的征調(diào)至少三支十萬規(guī)模的大軍。
而不管是打麓川還是水師出港,加起來也都是不到十萬兵馬,這些對于大明來說根本就是毫無壓力的事情,多線作戰(zhàn)根本就不會是負擔。
“那疏浚運河呢?”朱允熥就沒好氣的說道,“你們?nèi)チ寺创ǎ慌率且脵C滅了麓川,一路打去安南吧?”
藍玉真的有這個心思,麓川蟠踞在西南太久了,而且動不動就生亂,這讓他肯定不高興,要是一口氣滅了麓川,那才是最好的事情。
至于安南就沒必要放在壓力了,被大明打的潰不成軍的麓川好像是不厲害。但是這個政權(quán)一度所向披靡,將安南等中南半島的小國打的毫無招架之力。
麓川只是相對于大明來說不值一提,可是在中南半島簡直就是巨無霸一般的勢力了,這個政權(quán)過去曾經(jīng)是和縱橫天下的蒙古軍隊互有勝負、對峙了幾十年。
看著藍玉等人,朱允熥也是無奈,“打下來了之后呢?打下來了如何治理?”
朱允熥自然是對中南半島的心思不少,甚至在他看來打下中南半島的意義更是要超過拿下朝鮮半島。
可是現(xiàn)實的情況就是打下安南或者滅掉屬于強弩之末的麓川不算太難,軍事上的優(yōu)勢確實存在,可是比較難的事情是大勝后的治理。
歷史上的朱棣滅了安南,到了朱瞻基時期就因為治理成本太大、沒有什么回報所以主動的放棄了安南。
這看似是值得吐槽的事情,可是朱瞻基也是無奈,因為治理安南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那里的民眾時常叛亂,大軍也要持續(xù)的鎮(zhèn)壓。
付出與回報根本形成不了正比,甚至是那邊簡直就是一個無底的黑洞,自然也就讓人心存疑慮了。
畢竟安南等國還是對于中原王朝有芥蒂之心,這些國家的歷史上有著太多次和中原王朝征戰(zhàn)的歷史,他們也習慣了偶爾被滅國、然后再次叛亂的經(jīng)歷。
打天下難,坐天下更難,這些也是朱允熥現(xiàn)在的一些感受。
打下來麓川和安南,絕對不可能是打完了就走,他要做的是打完了之后徹徹底底的控制住這些地區(qū),這就需要好好的籌謀。
隨即朱允熥說道,“這么說來以沐春為主將是合適了?那朕就派人去傳旨,五軍都督府這邊也配合著安排好事情。”
藍玉等人雖然心中失落,不過還是說道,“陛下英明。”
雖然這有些拍馬屁的意思,可是如果只是單純的鎮(zhèn)壓麓川的叛亂,避免這些人沖入大明的疆域,以沐春為主將完全就足夠了。
朱允熥也笑了起來,“以后有你們打仗的時候,這兩年先消停些。內(nèi)政處置好了,再去想打仗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