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帝之資-《諸天龍虎:家父張天師!》
第(1/3)頁
“此人何名?”
張希圣招手喚來一名天師府弟子,小聲問詢道。
“啟稟師叔,那人姓譚名峭字景升,曾在嵩山學道。”
猶豫了一下,那名弟子補充道,“而且口氣很大。”
“哦?口氣很大,什么意思?”張希圣追問道。
“就是……聽說他以前吟過一首詩,說什么‘蓬萊信道無多路,只在譚生拄杖前’之類的。”
看得出來,這名弟子對譚峭的印象比較一般。
但張希圣不一樣,譚峭在臺上道出的理論,與后來廣為流傳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理論極為相似。不出意外的話,其源頭恐怕就在他這里。
這樣一個能讓自身言論流傳千古的人,說一兩句狂言怎么了?
人家這叫自信!
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如果換一個玄幻世界觀,就是妥妥的大帝之資啊!
打發走了那名弟子,張希圣開始跟天靈一號聊起來:“你說,我能不能標記一些人,讓他們無論有沒有自主飛升,最終都能到天元界去?”
這不能怪他貪心,實在是天元界龍虎山的狀況實在糟糕,而且依然處在滑坡之中。再不想辦法撈一些新血回去,別說自己這個小天師了,老爹張玄象那個代天師恐怕都剩不下多少牌面。
而這次發現的三個人里,除了陳傳這位睡仙他能百分百確定日后一定可以飛升外,劉海蟾和這個譚峭雖然也足夠出色,但還真沒前者那么令人放心。
這樣的好苗子,如果沒發現也就罷了,但現在既然已經知道了,如果讓他們因為世界環境的因素沒能去到天元界,張希圣總有一種自己在暴殄天物的感覺。
換句話說,在他眼里,這些人現在已經是自己的了,如果弄丟了那就是血虧!
而思及洞天之靈既然可以讓自己以真靈的方式轉生到此方小世界,那么逆反這個過程,弄點人回去或許難度也并不是很高?
“可以標記他們的真靈,死后納入洞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