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挾天子-《諸天龍虎:家父張天師!》
第(1/3)頁
五年過去,天下局勢已然大變。
梁國還是那個占據著中原最精華區域的諸侯,卻并不再是大家眼里最強大的那一位。
晉國取而代之,整整五年征伐,打遍了周遭一切敵人,最終飲馬黃河,目的不言而喻。
李存勖,這個放在當今所有諸侯之中都稱得上年輕的后生,硬是靠雙手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同樣是二代,眾人對他的評價與朱友珪差不多是兩個極端。
雖然沒人這么說,但估計不少諸侯王心里都曾閃過一句話:生子當如李存勖。
最起碼楊行密肯定是這樣想過的。
自從處理掉徐溫之后,楊行密就開始密切關注自己的幾個兒子,想要培養出一個能接過自己位置的優秀繼承人來。
要不然自己麾下大將那么多,誰知道以后還會不會有人造反?
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別人的忠心與良心上,不如讓自己的繼任者擁有壓服一切造反派的實力!
畢竟在那之前,徐溫可是他最信任的屬下之一。
但問題在于,他挑來挑去,最后卻悲哀地發現,自己的幾個兒子好像真的都沒什么才能。
一個人沒有才能原不是問題,這世間本來就是碌碌者眾,出類拔萃者少??梢粋€諸侯國的繼承人沒有才能,問題就大了。
被臣子架空算是最好的結果,萬一臣子多那么一點點野心,比如像徐溫那樣的,身死族滅就在旦夕之間。
除非能有一位諸葛丞相從旁扶持。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畢竟華夏歷史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周公和諸葛亮這么兩位堪稱完美的托孤之臣。
若非如此,楊行密也不可能答應不良帥的條件,將整個吳國送給李星云作為根基,只求子嗣后代能享受高爵,與國同休。
不過就算是袁天罡也不能讓楊行密完全信任,除此之外,他還將一名幼孫送入天師府,拜了張玄陵為師。并且在拜師之前反復詢問了天師府的嫁娶規則,一副生怕絕了嗣的模樣。
安排完了這件事之后,楊行密的精神頭一下子就垮了。
他這幾年本就是依靠珍稀藥石與張玄陵醇厚的道門內力勉強續命的,結果接連遭受打擊。到最后,自己奮斗了大半輩子的基業也要拱手送人。他雖然答應得還算痛快,但心里失落、憋屈是一定的。
心情一變化,繼續活下去的欲望也喪失得差不多了,于是身體情況也隨之惡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