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外族隱患也早已拔除,這時候最適合采用黃老之道來與民休養(yǎng)生息。 不需要推行什么新的政策,地方官員只要維持好本地治安,讓老百姓能安安穩(wěn)穩(wěn)的種田、紡織,那就是青天大老爺、百姓父母官。 皇帝也是一樣,只需減一減賦稅、徭役,就能得到百姓的交口稱贊。 正一道在這個時期踏上了高速發(fā)展的軌道。 張希圣的發(fā)展策略不是引人出家,或者放棄耕作去天天祈禱、背誦道書之類的反社會舉動。 他主要抓兩個方面。 一個是在軍隊中推行道門基礎拳法,另一個就是讓各地的正一道觀弟子兼職醫(yī)生。 醫(yī)術、經(jīng)絡本就是道門必修課之一,也算是最能取得老百姓信任、感激的途徑。當然了,不是符水之術,是正兒八經(jīng)的草藥和針灸等醫(yī)術。 除此之外,他還額外找到了一種能夠大力推廣天師道知名度的方式——五雷肥田法。 顧名思義,在田間地頭施展雷法,電解空氣,制造氮肥,讓田地增產。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 你跟老百姓說別的,他可能不理你,或者將信將疑。但你說你能幫他家的田地增產,那他肯定會追著你問怎么做。 而且一傳十、十傳百,這名聲傳得可比治病救人快多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會五雷天心訣的人太少。 哪怕后來張玄陵在張希圣的勸說下稍微放開了一部分傳承限制,但這種頂級神功也不是人人都能練成的。 經(jīng)過十年發(fā)展,也就只普及到了三十道每道一個雷法修士,向州城乃至村鎮(zhèn)下沉的道路依舊漫長。 可自從雷法肥田活動展開,張希圣發(fā)現(xiàn)道門氣運的增長就像是坐火箭一樣狂飆突進。 原本計算的大約五十年能攢夠科儀所需能量,現(xiàn)在看來只需要再過二十年就行了。 也正是因為道門為天下帶來了這么大的好處,不良帥才能夠容忍他們的發(fā)展與擴張。 畢竟,誰也不會跟糧食增產過不去。 但,袁天罡不找張希圣的麻煩,張希圣卻主動找上門來。 “大帥,寂寞嗎?” 他提了一壺酒,踏著月色找到袁天罡,“如今天下一切向好,有沒有感覺人生突然失去了目標?” 袁天罡接過酒壺,灌了一口,淡淡道:“你想說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