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木如今何處?” “昨日發船,走水道,正運往京都。” “這如何是好?朝廷征采船走的慢,大兄未必等的及。”賈敏著急。 “確實如此,所以我想了一個辦法,卻不知母親她們那邊是否愿意?”林如海斟酌的說道。 “什么辦法?” “送大兄南行,順著運河迎著征采船而走,便可在半路碰上。我這里有秦老兄手書一封,可托魯主事行個方便。而且二兄也在工部任職,想來也能討個面子。只是不知母親她們是否愿意冒險?畢竟也未必真就能夠湊效。”林如海說道。 “可是即便快馬送信,也要好幾日才能送到。”賈敏還有憂慮。 “夫人莫急,我巡鹽御史衙門有自己的監察信道,要比尋常驛馬快上不少,三四日可到京都。”林如海安慰道。 “可是那是圣上專設的監察信道,怎可私用?一旦讓圣上知道,問罪于你,豈不要出大事?不可、不可。”賈敏出身勛貴門第,知道輕重,這監察信道是不可輕用的。 “無妨,我正好要將掃除鹽匪之患的事情奏報圣上,這封家書只是順帶的。我另備一封書信給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章大人,監察信道由他負責,他對我頗為看重,請他轉交家書,當是不會有紕漏。即便陛下知道了,也不會怪罪的,這只是人之常情罷了。”林如海自信的笑著解釋。 都察院十三道監察御史有一百余人,巡鹽御史這樣的肥差不超過十個,林如海能得其一,在都察院確實是混的好的。 “若是如此,那便請老爺費心一試,成不成的,便看他們自己決定了。如此,我們的心意也算是盡到了。” “那好,我這便回衙門發信。”如海說罷,便匆匆走了,午飯也來不及吃。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