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我就是心情有點悶。” 楊帆神情落寞。 他低著腦袋坐在板凳上,兩只手絞在一起,搭在腿上。 看得出,楊帆這會心里很不平靜。 像是一個做錯事的孩子。 不知道怎么了。 陳鈞這會突然感覺,楊帆的身上有種自卑的情緒。 這讓陳鈞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判斷錯了。 楊帆自卑?! 不太可能啊,整天宿舍就他最活躍。 中間過了有一兩分鐘,也許是楊帆看到室友們都在跟前圍著,也許是他稍稍平復了心情。 這才在眾人的注視下,再次開口了。 “其實.其實跟你們說說也沒啥,我是川省的嘛,就你們常說的川娃子。” “從小家里窮,我們家是山里的,交通很不方便,我爸我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出去打工賺錢了。” “一年才回來一次。” “從我記事起,就被我媽放在我姥姥家里,是我姥姥姥爺,照顧著我讀完了育紅班,讀完了小學。” 聽著楊帆開口,圍在四周的陳鈞他們都愣住了。 所有人或站或坐的,都沒有吭聲。 “后來,我讀初中,姥姥姥爺年齡也大了,照顧不了我。” “我爸就回來,接我去了縣城姑姑家寄讀,因為姑姑家離學校很近,我初中三年都是住在他們家,受他們照顧。” “再后來讀高中,因為我中考成績還不錯,我爸媽想讓我以后能學得更好,又把我送到市里表舅家里寄讀,因為他們家距離市重點高中近,而且表舅媽還是個老師。” “其實.你們懂嗎,我挺不喜歡這種寄人籬下,有家但又像沒家的感覺。” 楊帆說到這里,頭壓的更低了。 宿舍里其他人同樣面面相覷,誰能想到楊帆從小到大,竟是這么過來的。 但仔細想想,又很無奈,家里條件不好,為了生活,為了供孩子讀書。 又有多少父母,不得不出遠門打工賺錢呢。 就是苦了留在家中的孩子。 “在親戚家住,他們都對我挺好的。” “但那里畢竟不是我家,我姑姑表舅他們都對我特別客氣。” “他們自己家的孩子,他們要打就打要罵就罵,我呢,始終像一個外人,顯得格格不入,他們家小一點的孩子,還經常問我為什么要住在他們家,這讓我很難受” “好不容易熬到高中畢業了,我想著終于可以不用寄宿在親戚家,結果高考的分數又不理想,我只考了四百多分。” “還是我爸媽,托關系,找親戚,幫我忙來忙去求爺爺告奶奶的。” “伱們剛才看到的那個領導,就是家里找的一個遠房親戚,那是我姑父,表姑父,我只知道他是陸院的老師。” “我不知道他是大校,也是他告訴我爸媽讓我報考陸院,今年這里擴招,我那分數有很大希望被錄取。” “來這里報道后,我沒提過這事,就是不想再給親戚添麻煩,還有,我自己的成績又不好。” “在這表現也不行,沒有班副你這么優秀,說出來也是給人家丟人,我就沒說過。” 楊帆將自己的心事全都吐露出來。 宿舍里,眾人足足沉寂了十多秒,沒有人回應。 他們都能夠理解楊帆的痛苦,從小學到高中啊。 這期間足足十幾年,都在別人家寄宿。 只是想想,都感覺渾身不自在。 畢竟,親戚再怎么親。 那終究不是自己家,哪有在自己家里那么隨意,那么放得開? 了解了楊帆心情失落的原因,再想想平時這家伙雖然碎嘴,卻心腸挺好。 誰需要幫忙,或者有點事找他,那就沒有說不行的。 想到這里,眾人心頭也是一陣同情。 陳鈞欲言又止,最終嘆了口氣,他終于理解,平時楊帆為啥那么跳脫了。 童年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肯定整天壓抑著自己,在親戚面前要表現得很懂事,守規矩才行。 他沒能學壞,就已經算是本性純良了。 畢竟,誰都有去親戚家竄門的經歷,父母都會在此之前再三告誡,到了親戚家要有禮貌,不要調皮,要懂事聽話。 普通人家的孩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在親戚家住了那么多年的楊帆。 等到高中畢業了,終于離開原來的環境,來到了陸院,不用再寄人籬下,得到釋放后他,難免會顯得活躍一些。 當然,也可能是他想受到更多的關注。 就比如剛進陸院,看到自己抱著被子干壞事,楊帆主動湊上來。 用他那貼吧學來的半吊子知識,要跟自己合伙干。 可能也是想讓自己多注意注意他吧。 想到這里,陳鈞拉著馬扎,坐得距離楊帆更近了一些。 盡量語氣輕松的安慰道:“老楊,這不都熬過去了嘛?” “你以前在親戚家,確實有很多地方不方便,不如自己家里那么輕松,自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