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化欄中的這份報紙。 陳鈞之前沒見過,更不清楚什么時候被掛在這的。 但報紙里的這張照片,他可不陌生啊。 記憶中,新訓期間,的確有個帶相機的女同志和首長一起過來,還對著新生訓練場拍了一張照。 看角度.陳鈞盯著認真看了一會,他感覺就是這張照片。 緊接著,陳鈞目光投向報紙的文字版面,看到最后的落款,是金城軍區檔案部李海瑤。 他眼眸中閃過一絲疑惑,這名字他沒聽說過。 但是報紙的內容,卻讓陳鈞一陣沉默。 這是關于金城軍區155炮兵團的報道,對于這個團,他并不陌生。 看著報紙上面記錄著撤編的155炮兵團的歷史和過往。 陳鈞這才明白,當初新訓基地為什么去了那么多人,原來,他們的新訓基地就是當年155炮兵團的兵營。 難怪啊,難怪那個時候搞得那么隆重。 連金城軍區的首長都特意蒞臨新訓基地,他原本還一直為此感到納悶呢。 155炮兵團的人他不認識,前世也沒接觸過,但這支英雄部隊,前世卻常從老班長或者部隊教育講堂中聽聞過不止一次。 之所以稱之為英雄部隊,并非僅僅是因為這個團出現的將領多,也不單單是因為打仗厲害。 當年國家剛起步的時候,條件比現在艱苦的多,少不了老一輩軍人的艱苦奮斗。 而155炮兵團,正是走南闖北的其中一支。 他們擔任過鐵道兵,擔任過工程兵,在各種艱難環境下修鐵路,建公路。 正是因為有太多這樣偉大的先輩付出,才讓祖國的基建發展起來。 早期年代。 軍人不僅僅是軍人,更是國家的建設者。 遠的不說,就拿疆域對標。 當初國家在疆域組建了多少建設兵團,這才把疆域一步步,從無到有的建設起來。 公路和鐵路的建設,那就更不用說了。 鐵道兵,工兵,奔赴祖國河山大地。 日日夜夜不斷努力。 這才讓祖國的鐵路系統四通八達,讓公路能夠蔓延到最偏僻的地方。 成昆鐵路,青藏鐵路,成渝鐵路,京通鐵路,等等重大鐵路工程,都是基建兵用血肉和汗水鑄就起來的。 如今祖國強盛了,軍隊也壯大了。 很多人只知道兵哥哥英姿颯爽,保家衛國。 卻不清楚在過去的年代里,軍人在祖國建設過程當中,擔當了怎樣重要的角色。 155炮兵團,還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啊。 當然,對于英雄部隊的突然撤編,陳鈞有些傷感的同時,他也能夠理解。 畢竟國家要發展,國防也要建設。 只有自身越來越強大,才不會受到強敵的威脅。 而那些曾經奮斗過,甚至已經犧牲掉的戰士們,他們的奉獻,一定會有人一直記著。 至少,陳鈞記得清清楚楚,未曾敢忘記。 沒有英雄的崗位,卻有崗位上的英雄,這句話用155炮兵團來詮釋。 剛剛好。 離開文化欄后。 陳鈞剛走進大一宿舍區。 前方就傳來喊聲:“哎,陳鈞,你等一下。” 同專業的一大隊一小隊隊長吾米提,一路小跑著過來。 “有事嗎?”陳鈞笑著開口。 “有。”吾米提點點頭,喘了口氣道:“我找你半天了。” “剛才大隊長開會,你沒去,我說楚班長把你叫走了,大隊長就沒說啥。” “讓我代為通知下,明天去延州學習,起床號響就要出發。” “咱們大隊里面,每個小隊都發了一面旗,你們二分隊的旗,我幫你放宿舍了。” “還有啊,二分隊各班你要交代下,明天統一出發,輕裝過去。” “但車不會開到地方,還會有二十公里需要走著去。” 吾米提說完,撓撓頭繼續道:“還有啊,明天不止咱們陸院,還有西京的武院,軍醫學院,火箭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西京通訊學院,飛行學院都要去延州。” “這還只是西京的,別的地方會不會趁著國慶去,我就不清楚了。” “反正大隊長的意思就是明天幾個學院碰面,咱們不能輸了氣勢,大概就這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