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零四章 抵達延州,齊聚十里鋪-《讓你復讀戰高四,你撿漏上軍校?》


    第(2/3)頁

    相互競爭的情況,無處不在。

    在沒外人的情況下,那就內部,班與班之間競爭。

    有外人了,那沒得說,一致對外。

    吃過早餐后。

    陸院的車隊開始出發,一輛輛大巴車中,承載著一幫帶著新奇和探索精神的大一學生。

    從西京學院西門的方向,一路向北。

    開始出發。

    這次延州之行。

    學院準備也很充足,不止安排了大隊長,每輛大巴車,都還特意安排了一名政治教員。

    陳鈞他們乘坐的車中,擔任政治教員的是一名年約四十歲左右,身材中等,帶著一副眼鏡的上校。

    車輛剛啟動,教員就開始繪聲繪色的講述,關于紅色講堂的過往。

    據他所說,現在陸院的學生,像陳鈞他們這一屆,已經很舒服了。

    學院還酌情考慮安排大巴送一程,像他們當時剛入軍事學院的年代,也就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會。

    教員考入了西京軍事電信工程學院,除了一開始的一個多月新訓,當然,那時候也不叫新訓。

    而是被稱為入伍教育。

    當時進行紅色講堂內容,學習延州老輩精神時,那可沒有車可以坐。

    入伍教育結束后。

    就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延州野外拉營,以及長達半年的社教運動。

    教員也算是老一輩的軍官了。

    他的閱歷,給大一的新生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就連陳鈞也都是坐在座位上,聽得津津有味。

    分配給他們的教員,名字叫周得勝,目前是在陸院大二指揮系專業擔任導師。

    在車上,周得勝講述了山不高,路不陡,山間樹木扶疏,流水淙淙金鎖關。

    講述他們當時,每天都要行進七八十里路的行軍過程,每天都背著行軍被,挎著軍用挎包和水壺。

    還有兩人一支,換著扛的半自動步槍。

    講述了他們野營訓練過程中,都是怎樣進行防空和急行軍,怎樣風餐露宿。

    在洛州由于這里以前有洛州會議,那就自然少不了一番政治教育。

    教員周得勝的口才很好,而陸院安排的車輛行程,正好跟他當年路線吻合。

    每到一地,他就給陳鈞他們講這里的故事,講這里的歷史,講他在這方面經歷過什么有趣的事情。

    在洛州,他看過航模表演,八十年代末,航模表演的那種小飛機,在頭頂上上下下翻騰,變幻莫測,那可是相當令人驚訝的事情。

    等車輛路過黃帝陵時,教員也能對這廟宇森森,松柏古朽的地方,講一些語錄章節。

    反正不管路過什么地方,他都能把話題給扯到老一輩革命軍人身上。

    其實,到了這時候大家都已經知道,傳承紅色基因的教育講堂,從登上大巴車開始。

    課程就已經開始了。

    西京到延州足足三百多公里,學院車輛又不走高速,專程走規劃好的路線。

    晃晃悠悠中。

    周得勝又講述他們那時候一路上,接觸到不少陜北的老鄉。

    那個年代,陜北的農民非常苦,住在這種溝溝壑壑的環境當中,吃飯全靠天,尤其是吃水,往往要翻嶺過溝,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

    那時候克山病也比較多。

    周教員還談起了當時他們為了配合野營教育,他挑起了寫蠟板和油印的工作。

    這份工作,也讓他得以認識了野營路上,隊伍里面被譽為五朵金花的,五個女生。

    大家表現都非常堅強。

    哪怕是女生,也沒有一個背不了行李,根本沒有一個掉隊。

    甚至在其他學員野營途中,沒有力氣的時候,五朵金花還做宣傳鼓動,給大家唱拿手的山歌,幫其他學生搶著背槍。

    談起過往種種,周教員講的聲情并茂。

    言語間帶來的情感,似乎能夠將他們帶回到了那個年代。

    說到最后,周教員甚至還拿出了當年他們野營的照片。

    那是在經歷瞻謁完紀念塔,和陳列館時拍攝的,照片中教員們身背步槍,個個表情凝重。

    經過了一路的講解。

    原本很多大一學生,對這次延州之行,認知并不深刻,也沒法深刻,畢竟以前沒有接觸,也很少聽過這么具體的講述。

    但聽了一路教員的講述,讓很多人率先意識到,作為人民軍隊的一員。

    他們應該肩負著怎樣的責任,怎么做才能不辱使命。

    初步的思想開始扎根。

    大巴車晃晃悠悠,一直前行了快四個小時,終于來到十里鋪。

    車輛剛剛停穩。

    周教員指著遠處,隱隱約約可以看到的延州標志——寶塔山。

    言語中帶著一絲激動的說道:“同學們,看到遠處的塔身了嘛?”

    “那就是你們此行的終點站,延州。”

    “去吧,好好感受下先輩們的付出,你們會有收獲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