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都是帶兵的隊長、教官,這點事沒必要忽悠吧? 耿魏東沉思片刻。 隨后,他腦海中就很突然的想到了陳鈞,也大致能猜出剛才陸院的統一,應該跟領頭的陳鈞有關。 李釗的確沒有提前授意,因為路程太遠,開頭就爭,有點太早了。 他眸光閃爍片刻,扭頭看向李釗,想了想問道:“老李,你們學院的陳鈞,提報今年的總政新政策了嘛?” “提報了,但院長的意思是先給他點動力,至于考試就不用想了。” “才大一而已,就當給他點動力去努力吧。” “按照院長的估計,最少也要大三,大四才有希望。” 李釗漫不經心的說著。 總政新政策是目前各大軍事學院的大事,各院都很默契,沒有大范圍告知普通學員。 但他們這些帶隊的人都知道一些。 聽李釗這么說,耿魏東微微點頭,他們武院雖然和陸軍不一個系統。 但他們執行的也是軍隊管理條例,受總參和總政管。 自然也接到了新政策的通知。 本來武院,都沒打算給大一今年的新生提報,就像李釗說得那樣。 沒希望的,提報了也只是走個流程。 原先耿魏東擔心打擊林奉華,就沒提,但現在看陳鈞都提報了。 再想想剛才陳鈞排頭的號召力。 他倒覺得提前適應適應,也沒啥問題。 就當多給點壓力吧。 后方領隊的隊長、教官在閑聊,前方隊伍的比拼依然在繼續。 此時,距離沖刺已經過去了二十分鐘。 陳鈞依舊高舉著旗幟,帶隊向前沖,后面的隊伍跟剛才耿魏東他們猜測的一樣。 不管提前準備的有多充分,都沒用。 開頭就沖刺,隊伍散開甚至最終掉隊,那是必然的。 武院同樣如此,只剩排頭的林奉華還在舉著隊旗,跟陳鈞拼。 后面的人早就跟不上了。 火箭軍學院更是瞅著前頭倆牲口,舉著旗跑那么快。 被整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覷。 他們很想說,那特么扛的是旗啊,不是風火輪。 俗話說遠路無輕擔,這二十分鐘怎么也跑了有四公里了。 寶塔山的輪廓越來越清晰,怎么還能這么猛? 漸漸的,連武院的林奉華也堅持不住了。 扛著隊旗放緩速度,無奈的看著另一頭牲口,始終向前,他也是頗受打擊。 還記得上次分別時,他說過如果再次碰到陳鈞,一定要贏他一次。 現在看情況,怕是懸了。 隊伍依舊在前行,一開始陳鈞只是陸院的代表。 哪怕后面的隊伍亂了,至少抬頭就能看到隊旗飄揚,不至于掉隊。 漸漸的,前方的旗幟都快成了幾個學院的風向標。 陳鈞也是跑跑停停,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前行。 終于來到了延州地標,寶塔山腳下。 陳鈞收旗,仰頭望著山頂的寶塔建筑,長呼了一口氣。 延州,終于到了。 可能是由于國慶的緣故,他們只是在山的另一側,沒從正門過,都能看到附近不少黨旗飄揚。 紅旗招展。 這就是陸院紅色講堂的第一站啊。 陳鈞眸光閃爍,暗自思量著。 默默的等著其他人追上來。 紅色教育講堂,傳承紅色基因,是每一所學院都會進行的課程。 陸院自然也不例外。 等所有人到齊,陳鈞他們去了一些革命遺址和紀念館,學院旨在讓學員了解這里的精神,能夠弘揚這種思想。 幾個學院去的地方并不相同,由于人員太多,再加上時間也不允許。 當晚八點多,這次的延州之行便結束了。 接下來,陳鈞正式開啟大一的課程。 在這期間,他依然秉承著新訓時候的努力,除了文化課認真聽講外,課余時間就待在學生會,有機會就主動刷履歷。 跟著學院的政策,做一些生活課指標。 體能訓練期間,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月月考核,各項滿分。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很快三個月過去。 寒假將至。 而關于總政的新政策。 終于有了動靜。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