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容易到學院的思想政治課都經常會講到,好像沒啥難度。 思考片刻。 陳鈞拔掉筆帽,身子坐得非常端正,將自己的姓名,學院,專業,全部填寫完后,就又扣上筆帽開始閑坐著。 反正有三個小時呢,他倒也不急。 心里開始認真的琢磨總政出這種論述題的用意,題目很大眾,也很容易回答。 模板答案,隨便都能寫出一大堆,畢竟這是政治考試最常見的題目啊。 可總政要的真是常規答案嘛? 陳鈞腦海中不斷的在思考,總政推出強軍計劃,目的是要為接下來的軍改,培養儲備干部。 既然是儲備干部,那肯定就不能像普通軍校生一樣。 軍事素養是看個人能力,那么政治思想就是看學員的思想覺悟,若是他猜得沒錯的話。 明天軍事理論會從個人的前瞻性,和對未來軍事發展的看法方面入手。 畢竟儲備干部嘛,肯定要從個人能力,個人思想,個人眼界來綜合挑選。 結合前世十年從軍經驗,陳鈞覺得這種論述題,甭管它題目是啥,就直接換一個角度去定義就行了。 把總政想要的答案以定義的方式給倒出來,政治思想就可以理解為領導的藝術,也可以理解為組織指揮的技術。 既然這樣,那論述題的答案,就要從領導的藝術,組織指揮的技術方面入手。 陳鈞思慮再三,覺得自己不能按部就班的寫常規答案,因為常規的答案,別說總政強軍計劃的考試了,這類題目隨便挑一個高中生都能答。 打定主意后。 陳鈞再次拔掉筆帽,按照自己剛才思路,低頭刷刷刷的開始寫。 思想政治考試,上午就一場,下午倒是安排了兩場。 跟楚鴻飛早上提到的有點類似。 下午考試的題目沒有了論述題,都是一些填空題和選擇題。 除了種類和涉及的方面比較廣之外,也沒啥難度可言。 當天的考試就這樣結束了。 政治思想考試不像考軍事素質那般,成績好壞直來直往,考得好不好,當場就能知道。 這玩意寫完,標上自己的姓名和學院,把答卷交上去,就只能等著總政后續的成績公布通知了。 第三天時,考軍事理論也一樣,也就是1月13日。 地點依舊是在大禮堂內。 雖說筆試考試有些繁瑣,但勝在環境好啊。 陳鈞已經很滿足了。 不像前世在部隊考試,基本都是搬個小馬扎拿著硬紙板墊著。 考試剛開始還能坐著凳子,最后干脆都趴地上了,那姿勢真是跟八仙過海都有一拼。 趴著,坐著,蜷縮著,甚至躺著,考一門理論,那真是各顯神通。 有關軍事理論方面,唯一值得一提的是,1月13日下午,總政給出了標題為《新時期強軍目標》的考試題目。 這不由陳鈞讓陳鈞眼前一亮,有種壓中題的興奮感。 從題目上都不難判斷出,這是總政在結合未來的軍改出題啊。 關于這類題的答案,沒有人比陳鈞更清楚該怎么去回答了。 他以未來國防建設不僅是國家安全與穩定的基石,更是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體現為引言。 從軍事理論,戰爭策略,兵器裝備,戰場指揮,軍事體制,國際軍事,未來展望等各方面引入合成化部隊的優點。 當然了,他所寫的合成化并非是全部借用后來合成營的改革模式,只是引用展望未來的戰爭模式來闡述。 綜合的點,還是從85年京都軍區以步兵,裝甲兵,炮兵,工兵,防化兵這些合成編組的起點出發。 詳細闡述未來發展的趨勢,從陸軍機動作戰基本單元,講到合成陸軍重型,輕型,空突,山地,兩棲多模塊化嵌入的作戰體系。 展望作戰指揮多源感知,作戰要素高度融合,作戰空間多維擴展。 通俗點說,就是以最初的合成編組部隊,一步步講解無人機,預警機,雷達編入作戰合成單位的妙用。 這些東西陳鈞不怕寫出來太過超前,更何況也沒太超前,合成化的理論早在幾十年前國內就已經提出了。 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一直沒有實施到位。 他只是把后來的一部分合成化實驗重點給提前寫到了紙面上。 他相信這些理論,高層肯定不是第一次做出類似的設想,但他也相信,高層設想中的東西,絕對沒有他闡述的這么全面,這么詳細。 一份關于《新時期強軍目標》的軍事理論闡述,陳鈞真可謂是傾注了心血,從開始考試就趴在桌上,長篇大論,洋洋灑灑的埋頭書寫。 一直寫了將近三個小時,稿紙都寫了二十多頁,這才收起筆。 第(2/3)頁